在网络审美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直播中,怎样培养幼儿艺术鉴赏力?
一、活动设计的核心理念:
幼儿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让他们“看到”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美、“创造”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因此,在网络审美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通过互动性、趣味性和参与感强的设计,激发他们的艺术感知力。
二、具体实施策略:
-
精选多元化的艺术作品
-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艺术作品,如色彩鲜艳的绘本插画、充满童趣的雕塑、生动的儿童动画等。
- 结合当下热点和幼儿的兴趣点,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设计,或者《冰雪奇缘》中的场景美学,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艺术的美。
-
互动式讲解与引导
- 邀请专业的美术老师或艺术教育专家(如央美的教授或知名儿童插画师)进行直播讲解,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 通过提问互动,比如“你觉得这幅画里的小兔子开心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细节,表达自己的感受。
-
游戏化体验与创作
- 设计艺术小游戏,如“找一找画中的秘密”“模仿画中的动作”等,让幼儿在玩中学。
- 鼓励幼儿动手创作,比如用简单的材料(彩纸、粘土等)模仿艺术作品的风格,或者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小艺术品”。
-
情感共鸣与价值观引导
- 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积极的情感与价值观,比如《小王子》中的友情、《花木兰》中的勇敢精神等。
- 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美”“美和善良有关系吗?”等问题,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和道德情操。
三、技术与资源的支持:
-
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视觉体验
- 运用AR/VR技术,让幼儿“走进”艺术作品,感受立体的美术空间。
- 通过动画、音效等多媒体元素,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
家园共育,延续学习效果
- 在直播结束后,为家长提供艺术鉴赏的延伸活动建议,比如带孩子参观美术馆、一起制作手工艺品等。
- 分享艺术教育专家(如李跃儿)的育儿理念,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
四、案例分享:
在一次以“春天的色彩”为主题的网络审美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们邀请了知名儿童插画师熊亮老师进行直播。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互动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并鼓励他们用画笔记录自己的感受。活动后,许多家长反馈,孩子不仅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美。
五、总结:
在网络审美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力需要从兴趣出发,结合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互动体验,让幼儿在“玩美”中感受艺术、理解艺术、创造艺术。正如蒙台梭利所说:“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的艺术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