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教育资源,开展传统文化绘画活动,描绘传统之美?
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文化绘画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富有成效的传统文化绘画活动。
1. 精选传统文化主题
- 主题选择: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传统文化主题,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或者京剧脸谱、中国结、青花瓷等传统艺术形式。
- 专家观点: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朱家雄教授指出,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结合,选择他们熟悉且感兴趣的主题,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整合多元教育资源
- 线上资源:利用教育类APP、网站等,播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动画、视频,如《中华传统节日故事》系列动画,帮助幼儿直观了解传统文化。
- 线下资源:准备丰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蜡笔、宣纸等,以及传统艺术品的实物或模型,如青花瓷瓶、京剧脸谱等,供幼儿观察和模仿。
3. 设计互动性强的活动
-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绘画主题相关的传统故事,如《嫦娥奔月》、《屈原投江》等,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与绘画主题相关的游戏,如“找不同”、“拼图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4. 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 示范与启发: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示范,如如何画一个京剧脸谱,然后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 个性化指导: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展示与评价
- 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在教室或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进行展示,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创作被重视和欣赏。
- 多元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帮助幼儿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作品,提升自信心。
6. 家园共育
-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到传统文化绘画活动中来,如一起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或者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相关主题的绘画创作。
- 专家建议: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焱教授强调,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的参与能够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绘画活动,让幼儿在艺术创作中感受传统之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艺术素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