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本质在网络挫折承受力课程中,怎样增强幼儿心理韧性?
引言:
在网络时代,幼儿接触数字设备的机会越来越多,面对网络中的挫折(如游戏失败、学习平台操作失误等)也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一部分。如何在网络挫折承受力课程中增强幼儿的心理韧性,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曾提出“习得性乐观”理论,强调通过积极的思维训练可以增强心理韧性。结合这一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接纳与共情
幼儿在网络中遇到挫折时,往往会产生挫败感、焦虑甚至逃避行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共情。
- 实践建议:当孩子因游戏失败而哭泣时,可以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轻声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失败的感觉确实不好受,但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 专家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强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帮助孩子建立心理安全感的关键。
2. 培养“成长型思维”:从挫折中学习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长型思维”理论认为,孩子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
- 实践建议:当孩子遇到网络操作困难时,可以鼓励他们:“没关系,我们可以多试几次,每次都会比上一次更好。”
- 活动设计:设计“挑战关卡”游戏,让孩子通过多次尝试完成目标,体验“失败—努力—成功”的过程。
3. 借助故事与角色扮演:让挫折教育更生动
幼儿喜欢听故事和角色扮演,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挫折的意义。
- 实践建议:讲述《小乌龟学游泳》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 活动设计:组织“网络小达人”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模拟解决网络问题的场景,增强应对能力。
4. 引导积极归因:从“我不行”到“我可以”
幼儿在面对挫折时,容易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归因。
- 实践建议:当孩子说“我做不到”时,可以回应:“你只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我们一起试试别的办法。”
- 专家观点: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指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增强心理韧性的重要途径。
5. 家园共育:家长的支持与引导
家长是幼儿心理韧性培养的重要参与者。
- 实践建议: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网络使用规则”,如每天玩游戏的时长、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步骤等。
- 活动设计:开展“家庭网络挑战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项网络任务,体验合作与坚持的乐趣。
6. 利用数字化工具:让教育更贴近时代
在网络挫折承受力课程中,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 实践建议:使用教育类APP,如“宝宝巴士”中的“解决问题”小游戏,帮助孩子在虚拟场景中练习应对挫折。
- 专家观点: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利用多种媒介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语:
增强幼儿心理韧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网络挫折承受力课程中,通过创设安全环境、培养成长型思维、借助故事与角色扮演、引导积极归因、家园共育以及利用数字化工具,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在面对网络挫折时更加自信、乐观和坚韧。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和温暖的态度,点燃幼儿心中的韧性之光。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