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话说:在创设教室环境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文字,文字主要是用来对所创设的环境进行注解,或者在幼儿认识文字的情况下,帮助幼儿理解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的目的,同时还方便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总结、提升其知识经验。可见,在教室环境中出现一些文字是没有坏处的。但是,在创设识文字环境时,如果处理不当,会使文字与环境割裂开,达不到让幼儿亲近文字的目的。那么,应该怎样创设文字环境呢?教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文字应与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很多人不赞同在教室环境里呈现文字,认为会给幼儿带来压力和负担,至少也有“机械灌输”、“强迫认字”之嫌,甚至以为这是违反幼儿天性、抹杀儿童天真的不良举措。的确,如果只是单纯地呈现文字,强迫幼儿认字,割裂文字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那么这样的认字过程对幼儿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也是我们不提倡的。但是,当幼儿在环境中无意识识字的时候,认字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了。比如,根据幼儿日常生活的需要,教师可以在玩具柜的每一格都贴上相应的汉字标签,这样幼儿在寻找、取放玩具的过程中会自然习得汉字。再比如,在科学角布置“交通标志”图时,让图与文字对应,幼儿在分辨各种标志特征的过程中,也会无意识地认识汉字。
- 文字环境应与主题活动联系在一起。
幼儿园各项教育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目标,识字环境的创设也不例外。在环境创设中,有机渗透汉字教育,让幼儿在全面感受幼儿园课程要求的同时,适当认识一些汉字,也能促进课程目标更好地实现。教师可以结合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创设与主题相应的汉字环境。比如:在“我爱我的家乡”主题活动中,教师在主题角张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引导幼儿掌握地图的相关知识,知道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活动区布置了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在自然角里放置了北京的土特产照片以及市树、市花的图片等。幼儿在欣赏图片、认识物品的同时,自然认读了汉字。幼儿还自己去收集北京的老照片,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收集北京各景点的门票,主动认读有关的文字说明。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仅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且主动与老师、同伴、家长交流,增强了沟通能力。
- 文字环境的创设应该邀请幼儿一起参与。
在创设文字环境时,除了遵循趣味性的原则,还要邀请幼儿参与进来。比如:教师可以先在彩色的卡纸上用卡通的字体写上“娃娃家”、“图书角”、“理发店”这几个字,字体要大。然后,请幼儿用剪刀剪下这几个字,并张贴在对应的活动区中。 再比如: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可以命名绘画的主题,如“我的妈妈”,然 后请幼儿绘画,并把作品连同名字一起张贴在美工区中。这样幼儿在做做玩玩、剪剪贴贴的过程中就学习了汉字,与汉字交了朋友。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也得到充分的满足。
- 文字环境应该是动态的、可变化的。
因为环境在有意或无意地向幼儿传递着信息和经验,因此,幼儿园文字环境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可变化的环境。比如:制作包含“年、月、日”、“气温”、“天气”等几个板块的“天气预报栏”,由值日生用汉字插上当天的日期、气温及天气,报告气象情况,引导幼儿认识每天的菜谱,让幼儿公布每天的值日生和升旗手名单。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每层楼梯的墙面上,经常布置、更换一些幼儿的美术作品,并在作品的右下角贴上“作品主题”、“作者姓名”的标签,这样既让他们产生了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关心班级、关心自身、学习同伴的品质,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又让他们认识了许多汉字。
此外,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种植园中,为不同的植物插上相应的字牌,在科学角里,布置蚕宝宝、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图,并在每张成长阶段图片旁贴上“字宝宝”,引导幼儿在饲养、观察的过程中进 一步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自然习得汉字。教师还可以结合一年中不同的节日,如“元旦”、“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五一 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重阳节”等,将介绍节日习俗的一些图文并茂的内容张贴出来,渗透汉字教育。
在幼儿园环境中有机渗透识字内容将幼儿引入一个汉字世界,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亲近汉字、喜爱汉字、了解汉字,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汉字的强烈欲望。总之,只要我们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创设识字环境有度,幼儿的识字兴趣必将越来越浓,其潜能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