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生活实践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如何在幼儿的生活实践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并有效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从理论到实践,结合专家观点和实际案例,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一、立德树人与幼儿教育的结合
立德树人强调“德”为先,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贴近生活,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发展。因此,将立德树人融入幼儿生活实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以生活为课堂,创设真实情境
幼儿的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创设真实的情境。例如,在幼儿园的“小小超市”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同时通过解决“商品不足”或“顾客投诉”等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以问题为导向,激发思考与行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理念,强调通过解决问题来促进学习。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如何让我们的教室更整洁?”或“怎样帮助受伤的小朋友?”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沟通和承担责任。
二、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策略
- 提供支持性环境,鼓励自主探索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度的支持,帮助他们在挑战中成长。例如,在搭建积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塔更稳固?”并引导幼儿通过尝试和调整,找到解决方案。 -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社会角色
角色扮演是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在“小小医生”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通过模拟看病的过程,学习如何关心他人、解决问题。著名幼教专家李季湄指出,角色扮演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还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 利用绘本故事,传递价值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绘本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例如,绘本《小兔乖乖》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的问题;《彩虹色的花》则传递了分享与助人的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解决方案。 - 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幼儿生活实践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方式,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例如,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玩具、摆放餐具,并在过程中引导其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三、案例分享:从生活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某幼儿园的“小小园丁”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种植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幼儿遇到了“种子不发芽”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幼儿观察土壤、阳光和水分,并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园丁,最终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合作与坚持。
四、总结与建议
在幼儿生活实践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 注重生活化:将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学习自然发生。
- 强调体验性: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
- 提供支持性: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支持。
- 注重家园合作:与家长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正如著名幼教专家朱家雄所言:“幼儿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幼儿的品格和能力。”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用心的引导,我们可以在幼儿的生活实践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