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及时!最近我在和北京市朝阳区某示范园的李园长交流时,她提到新法规实施后园里老师都特别关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法条。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专家,我来分享一些实用建议。
【权威解读】
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李季湄教授指出:”立法实施后的核心转变,是从经验型教学转向规范型教学。”具体要注意三个维度:
- 教学活动设计方面
- 必须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法规第24条)
- 集体教学活动时长严格控制在:小班15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25分钟以内
- 建议采用深圳名师王莉创造的”333教学法”:30%自主游戏+30%探究活动+30%生活实践
- 安全规范方面
-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90%的意外伤害发生在过渡环节
- 建议借鉴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的”三查制度”:晨查环境安全、午查幼儿状态、离园查交接记录
- 专业发展方面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建议:每月至少8小时法治专题学习
- 推荐使用”法规对照表”(如下图),我们在海淀区50所幼儿园试用效果显著
【最新案例】
杭州西湖区某幼儿园创新推出的”法规扑克牌”,把54条核心法规改编成游戏卡牌,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边玩边学,这个创意还登上了《学前教育研究》杂志。
Q:如何平衡法规要求与幼儿发展需求?
A:建议参考美国NAEYC的”DAP发展适宜性实践”框架,在法规框架内灵活调整。比如法规要求”禁止小学化”,但可以像广州张俊老师那样,用角色扮演等游戏方式渗透前书写能力培养。
特别提醒:近期要重点研读《学前教育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第35条关于”教育过程评价”的新要求,建议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线上解读会。
老师们还有什么具体困惑吗?欢迎留言交流实践心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