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幼儿学习内驱力的项目式学习策略
作为深耕学前教育20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特别理解老师们在项目式学习(PBL)中遇到的这一挑战。以下分享一些实操性强的解决方案:
一、捕捉兴趣:让项目源于生活需要
著名幼教专家瑞吉欧曾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我们要学会倾听。”在项目启动阶段:
- 敏锐观察幼儿自发的游戏行为(如积木区频繁搭建医院、角色区热衷”开店”)
- 记录”哇时刻”(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的重要观察法)
- 开展”项目提案会”(上海市级示范园蒲公英幼儿园的成功做法)
典型案例:杭州某园”快递公司”项目源于孩子们对每天送快递叔叔的好奇,持续开展了6周。
二、赋权儿童:建立”我的学习我做主”意识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指出:”幼儿的学习内驱力与自主感成正比。”建议:
- 提供可视化选择板(如用图片展示可能的探究方向)
- 设置班级投票站决定下一步行动
- 采用工作认领制(参考芬兰赫尔辛基幼儿园的”任务树”做法)
三、制造认知冲突:保持探究张力
美国项目学习专家Lilian Katz提出:”好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可尝试:
- 矛盾展示法(如同时呈现不同季节的树叶)
- 问题墙记录孩子的原始理论
- 专家来访(邀请相关职业家长参与)
创新做法:深圳实验幼儿园在”桥梁”项目中,让孩子用不同材料搭建后测试承重,自然引发深度探究。
四、搭建鹰架: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
参考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议:
- 设计渐进式任务卡(分★级难度)
- 提供多元表征工具(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推荐的儿童记录本)
- 实施灵活分组策略(混龄/同龄/兴趣小组)
五、创设意义:建立真实世界连接
参考全美幼教协会(NAEYC)倡导的实践:
- 实地考察+视频连线(如”超市”项目中去真实超市/视频采访经理)
- 产品导向(制作真正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 成果发布会(邀请其他班级/家长参与)
六、重视过程性评价:让成长看得见
可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价法:
- 制作个人学习轨迹档案
- 使用项目历程墙展示各阶段作品
- 实施儿童主导的反思会(温州某园创立的”小主讲人”制度)
特别提醒:每个项目结束后,建议教师填写《项目反思表》(包含幼儿参与度、问题解决等维度),这是香港教育学院李辉教授团队验证的有效工具。
最后记住教育家杜威的话:”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当我们把项目变成幼儿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时,内驱力自然蓬勃而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