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本玩转科学启蒙】3-6岁幼儿自主探索的”5E魔法教学法”🌟
🔍 问题核心
如何通过科普图书让3-6岁幼儿从”被动听故事”转向”主动探索”?关键在于——将静态阅读转化为动态探究过程!(美国科学教育学者Bybee提出的5E教学模型在早期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 四大实践策略 + 案例拆解
1️⃣ 选书”三原色”原则(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研究)
- 原色画面:优先选择实拍图>手绘图(如《真实尺寸的恐龙》绘本用真实比例引发惊叹)
- 原色问题:每页自带提问(如《蚯蚓的日记》:”猜猜蚯蚓怎么吃饭?”)
- 原色互动:带机关/触感设计(如《揭秘系列》翻翻书,上海黄浦区示范园常用教具)
2️⃣ 阅读中的”STAR停顿法”(源自芬兰科学教育专家Pirkko Hyvönen)
- Stop:在关键页停顿(如《小水珠的旅行》蒸发页面)
- Touch:邀请触摸关联物品(同步提供冰块/镜子体验冷凝)
- Act:简单动作模仿(张开双臂学水蒸气上升)
- Respond:记录幼儿的”哇时刻”(用便利贴贴书上形成个性化科学笔记)
3️⃣ 延伸探索的”1+3材料包”(深圳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凌首创)
- 每本绘本配套:
✅1种核心材料(读《蚂蚁和西瓜》提供放大镜)
✅3种开放式材料(糖粒/树叶/吸管,启发多角度观察)
案例:北京海淀区某园用此方法,幼儿自发发现蚂蚁信息素传递路径
4️⃣ “问题银行”游戏(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推荐)
- 制作”科学问题存折”,每探索一个问题盖印章(如:为什么蜗牛爬过会亮晶晶?)
- 兑换”科学家时间”:每月邀请STEM家长协助验证假设
🌈 特别提醒
▶️ 3岁+重点在感官探索(《下雨了》绘本书+雨水收集器)
▶️ 5岁+可引入简单变量控制(《谁的便便》绘本+不同动物粪便模型对比)
▶️ 避免”正确答案陷阱”:中科院心理所施建农研究员强调”错误假设比标准答案更有价值”
📖 书单推荐
- 基础级:《偷偷看里面》系列(尤斯伯恩出品,机关设计鼻祖)
- 进阶级:《科学之友》精选辑(日本福音馆,包含”怎么知道风来了”等哲学式提问)
记住:幼儿科学启蒙不是教知识,而是养思维——像科学家一样提问,像工程师一样折腾!
需要具体某本绘本的拓展方案,欢迎告诉我书名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