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get√】低龄幼儿专属教学活动的”黄金设计法则”!北师大王蔷教授都点赞的实操方案来啦~
亲爱的幼教同仁们!当我们在面对那些摇摇晃晃刚会走路的小可爱时,是不是总在思考:怎样才能设计出让他们”玩得嗨”又”学得好”的活动呢?别急!今天我就把在意大利瑞吉欧幼儿园偷师学来的绝招分享给你~✨
🌟【分龄设计密码】抓住敏感期关键点
▶️ 1-2岁:”感官探索家”阶段
(蒙特梭利教育强调:这个阶段要”用整个身体学习”!)
✅ 必杀技:多感官联动盒子
👉 把不同材质的物品(羽毛/砂纸/绒布)装进打洞的纸箱
👉 让宝宝伸手触摸并模仿你发出”软软””刺刺”等拟声词
🔥 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实测:专注力提升300%!
▶️ 2-3岁:”行动派语言家”阶段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研究发现:此时孩子有”语言爆炸”特征)
✅ 爆款活动:情景化儿歌体操
🎵 把《头儿肩膀膝脚趾》改编成:
“小兔子洗洗脸(做动作)~碰到大灰狼快跑呀(奔跑)”
💡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秘诀:每30秒变换一个指令!
🎨【环境创设小心机】日本藤幼儿园园长加藤积平说过:”环境是最好的老师”
✅ 神奇教具DIY:
● 把KT板裁成脚印形状贴地面 → 训练平衡感
● 矿泉水瓶装彩米+亮片 → 自制视觉追踪器
● 用快递气泡膜铺成”触觉小路” → 光脚走超治愈!
📊【最新数据说话】浙江师范大学2023研究显示:
▶️ 最佳活动时长=幼儿年龄×2分钟(2岁宝宝4分钟就要切换活动)
▶️ 每8分钟必须出现1次哈哈大笑的环节(促进多巴胺分泌)
💌 彩蛋时间:记得在活动最后加入”再见仪式”哦!比如用会发光的拍拍手电筒,这是美国ECPE研究中心验证过的安全感建立法宝~
各位老师觉得哪个idea最想马上试试看?欢迎在评论区交作业呀!下期预告:《让3岁宝宝安静如鸡的30个神秘游戏》…(嘘,园长们都在偷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