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PBL项目式学习在幼儿环保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 幼教专家支招
作为一名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将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与环保教育结合,能有效培养3-6岁幼儿的”生态智商”。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的”生态式教育”理念,我为大家梳理出可落地的实施框架:
🌱 阶段一:项目启动 – 用”问题情境”点燃探究火花
• 推荐使用”绘本+实地勘探”双引擎模式(如《巴巴爸爸回到地球》+幼儿园垃圾角观察)
• 日本藤幼儿园的”神奇垃圾桶”案例:通过给垃圾桶设计不同动物的嘴巴,引发分类兴趣
• 关键提问策略:”你们发现这些垃圾宝宝都有家吗?”(开放式问题激发思考)
🌿 阶段二:实践探究 – 五感体验式学习
- 科学实验:用透明箱做”堆肥观察站”(参考南京鹤琴幼儿园的”腐烂实验”)
- 角色游戏:设立”环保小卫士”岗位轮值(深圳实验幼儿园的”萌娃督察员”制度)
- 数据可视化:用积木统计每日节水次数(意大利瑞吉欧的”图形记录法”)
✂️ 阶段三:成果创作 – 多元智能表达
• 空间智能:用回收材料制作”理想生态城”(参考北京三教寺幼儿园的纸箱工程)
• 音乐智能:创编《垃圾分类RAP》(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原创音乐活动)
• 自然智能:建立”昆虫旅社”(借鉴德国森林幼儿园的生态项目)
📊 评价创新 – 联合国儿基会”儿童友好型评价”建议:
- 制作”绿叶成长档案”(过程性记录)
- 采用”环保勋章”进阶系统(游戏化激励)
- 家长参与的”绿色家庭打卡”(家园共育)
💡 特别提醒(来自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研究):
• 项目时长控制在2-3周为宜
• 每个探究环节不超过20分钟(遵循幼儿注意力时限)
• 务必包含”行动延伸”环节(如社区环保倡议)
【延伸资源包】
- 视频推荐:日本大阪爱珠幼儿园的”雨水收集系统”项目
- 工具书单:《幼儿项目式STEM活动50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教具DIY:用酸奶盒制作”环保行为转盘”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环保能力,更关键的是塑造了”问题解决者”思维模式。朝阳区劲松一幼的跟踪数据显示,经过PBL训练的幼儿,其可持续行为保持率比传统教学高出47%。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