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对”知识灌输式”家庭开展科学家庭教育指导,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想分享几个落地性强的策略(附具体话术模板):
一、建立认知:”三明治沟通法”化解家长焦虑
- 先肯定:”您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让我们很敬佩”(满足情感需求)
- 再建议:”最近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研究发现,过早写字可能影响小肌肉群发育”(权威佐证)
- 给方案:”我们可以试试用’沙盘描红’游戏过渡,既保护手部发育又培养前书写兴趣”
二、场景渗透:将教育理念拆解为”生活小妙招”
▶️ 晨接时段:
“明明妈妈,昨天孩子用积木给您’搭电脑’的样子多有创意!这正是帕金斯教授说的’象征思维’发展关键期呢”
▶️ 离园沟通:
“推荐玩个亲子游戏:把识字卡变成’超市寻宝图’,既能认字又能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您试试?”
三、可视化呈现:用对比案例说话
制作《两种教育方式对比表》:
知识灌输式 VS 游戏化学习
│机械认字 → 故事中找偏旁部首
│算术题海 → 厨房里的称重游戏
│死记古诗 → 皮影戏表演古诗
四、创设”家长体验日”(具体方案)
- 蒙眼贴五官游戏:让家长感受”直接教导”与”探索学习”的效果差异
- 邀请体验者分享:”刚才您通过5次尝试才贴对眼睛的位置,这个过程是不是比直接被告知答案更有价值?”
五、工具支持:开发《家庭游戏指导手册》
包含:
- 深圳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凌研发的”10分钟黄金亲子游戏”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推荐的”生活即教育”案例集
- 可撕式”游戏任务卡”(如”今天和孩子发现3种不同纹理的树叶”)
关键要把握:用家长能感知的方式呈现专业内容,就像上海名师应彩云说的:”好的指导要让家长觉得不是在否定他,而是和他一起升级育儿装备。”建议每月聚焦解决1个具体问题(如9月专注力培养),通过家长群打卡、游戏视频分享等方式形成持续影响。
(需要具体某环节的详细话术或活动方案,可以告诉我您遇到的典型情境,我再针对性补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