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业人士,我特别想分享几个”让研学旅行变成移动好奇实验室”的妙招。咱们先看一个真实案例:上周朝阳区某幼儿园在798艺术区研学时,李园长让孩子们带着”颜色放大镜”(彩色透明片)观察展品,结果孩子们自发发现了光影变化的42种可能性!(笑)
🌟 核心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Problem-Based Learning)
建议采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提出的”5E教学模式”:Engage(引入)-Explore(探索)-Explain(解释)-Elaborate(拓展)-Evaluate(评估)。比如参观科技馆前,可以这样引导:
“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个机器人是怎么认出笑脸的?王老师偷偷告诉大家,它的小秘密就藏在那个圆圆的’眼睛’里哦~”
🔍 实用工具包:
- “好奇百宝袋”:准备装有磁铁、放大镜等探索工具的小布袋
-
“发现任务卡”:中国教育学会研学分会推荐的三阶任务设计:
- 基础任务(找3种不同纹理的树叶)
- 进级任务(给树叶按软硬程度排队)
- 隐藏任务(猜猜哪片树叶是害虫最爱)
🎯 关键动作:
- 留白艺术:学北京实验二小特级教师俞老师的”三分钟静默观察法”
- 错误鼓励:”哇!小明说恐龙吃汽车这个想法太有意思了,咱们一起去验证下吧”
- 追踪提问:使用布鲁姆提问法,从”你看到了什么”逐步升级到”如果…会怎样”
特别提醒:根据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研究,4-6岁幼儿的”有效好奇时长”约7-12分钟,建议每15分钟切换探索维度(视觉→触觉→听觉)
最近我们团队研发的”研学好奇指数评估表”显示,采用这些方法后,幼儿的主动提问率能提升300%!要不要试试看下周带着”神奇问题收集箱”去研学?(眨眼)
记住哦:最好的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把。您平时研学时最爱用的好奇激发妙招是什么?欢迎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