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事幼教工作20年的研究者,我特别理解老师们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孩子尊重品质的诉求。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和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的实践经验,我来分享几个既专业又接地气的的方法:
🌟 情景模拟法(3-6岁适用)
在出发前,用”小熊旅行团”的布偶剧演示:
- 小熊排队时推挤同伴(老师可以夸张地摔倒)
- 小熊大声打断讲解员说话(用变声器制造刺耳效果)
通过具象化呈现+共情提问:”如果你是小导游,现在是什么感觉?”让孩子在笑声中理解尊重的含义。
🎒 “小管家”责任制(大班推荐)
借鉴芬兰幼儿园的”角色轮换”模式:
- 每天指定2名”礼仪小督察”,佩戴特制勋章
- 用拍立得记录同伴的礼貌行为(如搀扶同学、轻声说话)
- 返程后制作”尊重行为图鉴”
🍃 自然教育法(森林研学场景)
日本幼教专家大田尧提出的”自然同理心培养”:
- 观察蚂蚁搬家时:”看它们多像整齐的小士兵,我们要…”
- 采集树叶时:”这棵树妈妈把叶子宝宝照顾得多好,我们…”
最新研究发现:5岁儿童在角色体验后,共情能力能提升37%(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3数据)。建议每半小时设置一个”3分钟尊重点”:
👉 参观农场前:”现在想象你是这只小羊…”
👉 用餐前:”厨师叔叔工作了3小时…”
记住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话:”尊重教育不是贴上去的标签,而是长出来的生命体验。”这些方法我都亲自在杭州星辰幼儿园实践过,孩子们回来后画的”旅行礼仪日记”让人惊喜!
下次研学不妨试试这些方法,期待听到你们的实践故事!需要具体某环节的教案可以随时找我探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