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起源
南京的孙沐言小朋友打算给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送一个礼物。是他和妈妈奶奶一起养的芦丁鸡。孩子们看到小沐言的视频纷纷激动不已,讨论者关于芦丁鸡的许多话题……
我们的准备
小小视频大大惊喜,芦丁鸡即将入住我们大一班,我们要给芦丁鸡准备什么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
晨间谈话中…
我觉得这芦丁鸡肯定也是鸡,我看到我奶奶家的鸡都住鸡笼里。
没错,芦丁鸡来的话我们要给它先准备一个家吧。
我要回去问问我爸爸,芦丁鸡应该住哪,他手机里可定有。
对,我们也可以买一个鸡窝。
孩子们怀揣着期待的心情,为芦丁鸡准备着……
1
怎么照顾芦丁鸡?
孩子们利用多种方法调查了解芦丁鸡与以前见过的小鸡有什么不同?如何照顾芦丁鸡?芦丁鸡吃什么?芦丁鸡的习性以及适应的温度是多少?
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关于芦丁鸡的知识。
和老师一起了解芦丁鸡的习性。
采访园长阿姨了解一些她知道的关于芦丁鸡的知识。
通过与家长共同寻找资料,了解到不同天数的芦丁鸡吃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并且通过学习采访后经过调查、猜测、验证得知:芦丁鸡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小米、虫子、蔬菜、饲料等。还了解了芦丁鸡的生活抗冻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冬季要注意保温工作,确保养殖环境温度适宜,温度一般以在25-32℃为宜,若温度持续在0℃,一般有可能导致芦丁鸡死亡。
2
芦丁鸡来了住哪儿?
孩子们对芦丁鸡特别期待,担心芦丁鸡来我们班没有地方住,于是积极的为芦丁鸡设计房子……
孩子们设计新窝
利用各种材料搭建
孩子们在如火如荼的创设中,突然的坍塌孩子们又提出了问题,这样的小窝会被芦丁鸡推翻砸到他们怎么办?
孩子们又进行了商讨……
可可
我们家养了仓鼠我妈妈给仓鼠准备了塑料封闭的家,防止仓鼠跑出来。
对的,我在调查芦丁鸡时看到视频里它们还会飞,如果没有封顶的话肯定会逃跑。
佳怡
芮芮
那我们找老师再想想办法。
于是,孩子们共同上网挑选适合芦丁鸡的家。
豪华版的恒温小木屋终于到家了,让我们一起期待芦丁鸡的入住吧。
老
师
的
话
饲养活动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真切地感受动物的成长变化、感受生命的神奇魅力,而且能提高孩子们社会发展,因为神秘嘉宾芦丁鸡的即将到来,孩子乐意分工合作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完成芦丁鸡到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小主人。
我们相见啦
漫长的等待后
……
终于迎来了与芦丁鸡的相遇。
你好小白 你好小灰
你们好小褐和小秃
讲一讲——我为芦丁鸡举大旗
我们班的“新同学”如此可爱当然要炫耀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班的芦丁鸡吧。
摸一摸——我们就是好朋友
芦丁鸡的羽毛看起来好光滑呀,孩子们纷纷试试手感。
画一画——我们的初相识
孩子们用表征的方式记录着与芦丁鸡的第一次相见。
动一动——我为芦丁鸡服务
为芦丁鸡喂食添水
为芦丁鸡喂食、加水、整理,已经成为哥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常态工作。
说一说——感谢芦丁鸡前主人
在分享环节中有好多小朋友提出要感谢孙沐言小朋友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可爱的芦丁鸡。
老
师
的
话
孩子们初见芦丁鸡,对于芦丁鸡充满了好奇,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芦丁鸡的喜爱,比如用表征的形式、抚摸芦丁鸡、定时为芦丁鸡添粮加水,最为之感动的是在看到芦丁鸡后有小朋友提出感谢芦丁鸡的前主人孙沐言小朋友。在遇到孩子们提出的方法和问题时,我们应该支持幼儿探究的行为,为他们提供探索的材料与条件,以便幼儿更好的探索与发展。
我们遇到了困难
1
鸡窝臭臭怎么办?
一天,其他班的老师来观摩,进班后都皱起眉头说:“你们班怎么臭臭的?味道究竟哪里来?孩子们排查了一圈才发现,原来罪魁祸首就是芦丁鸡的窝,解决鸡窝的味道就成了我们的新任务。
发现了问题我们大一班全体小朋友进行了商讨:
我也闻到臭味了,老师我觉得得给它们经常搬家,就跟我们流汗就要洗澡一样,这样就不臭了。
我也觉得要常搬家,沐言送芦丁鸡时也给我们送了一个家的,我们芦丁鸡有两个家。
我记得上次调查时看到抖音说可以准备尿垫。我明天把我们小时候用的尿垫带过来给芦丁鸡换上。
我知道我们可以给芦丁鸡喷香水,我家卫生间我妈妈就放了香氛,可香了。
对呀,甜甜老师之前说用之前剥下的橘子皮做香包。
在孩子们的精心策划中,最后决定了三个方法。
方法一:给小鸡搬个家
小朋友说:老师沐言给我们送芦丁鸡时也有一个窝,我们可以经常给它们搬个家。
方法二:定时清理鸡窝换尿垫
孩子们自己尝试给芦丁鸡换尿垫
方法三:给芦丁鸡做香包
孩子们还为芦丁鸡的家制作了香包。把幼儿园吃过的柚子皮和橘皮剪成小长条,一方面防止芦丁鸡误食,另一方面为了更方便扩香。希望芦丁鸡在香气满满中快乐长大。
老
师
的
话
在让芦丁鸡的家变得干净过程中,孩子们主动思考,不怕脏不怕累,不仅解决了鸡窝臭的问题,还养成了关爱小动物的良好品德。生活即教育,劳动亦是课程,在提高幼儿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
鸡鸡周末去哪里?
芦丁鸡来大一班做客已经一周了,正值周五,一大早就跟芦丁鸡打招呼的哥哥问:“老师明天放假你会把芦丁鸡带回去吗?不带回去它会不会饿死?”妹妹也接着问:“老师芦丁鸡可以让我们带回去吗?”
昕怡
我们可以轮流带回去,上次调查芦丁鸡的时候我就让我妈妈买了鸡粮了。
对呀,我妈妈也买了鸡粮了。
小洪
含含
我奶奶养过鸡,她会拌鸡粮。
讨论轮值表
随着激烈的讨论,孩子们都期待将芦丁鸡带回去想让爸爸妈妈也认识我们大一班的新同学。
?
芦丁鸡
周末做客记
?
孩子们讨论芦丁鸡周末做客事宜,家里有鸡粮和养过鸡的家庭优先轮值。先“试营业”三周,后期愿意邀请芦丁鸡做客的小朋友可以为芦丁鸡设计邀请函。
设计邀请函
想邀请芦丁鸡到自己家做客需要邀请函,孩子们根据芦丁鸡的习性为芦丁鸡准备物品,提供邀请函带芦丁鸡回家做客。
养鸡初体验
孩子们在家与家长分享着照顾芦丁鸡的经验。
喂食→清理→陪伴→护蛋
喂
食
清理
陪
伴
护
蛋
芦丁鸡记录表
孩子们对芦丁鸡非常感兴趣,并且细心照顾,认真记录。在照顾芦丁鸡的过程中,会用幼儿自己理解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老
师
的
话
在家里,孩子们更是想尽办法照顾鸡宝宝,给鸡宝宝喂水喂食、给它打扫鸡窝、和小鸡一起玩儿……在照顾小鸡宝宝的过程中实现了情感的转移和迁移,社会性自然而然得以发展。并且孩子们会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通过分享交流,幼儿知道了芦丁鸡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也学习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蛋蛋畅想曲
航航小朋友在玩游戏时发现芦丁鸡生蛋了,为了保护好小蛋还为鸡蛋做了小屋。孩子们引发了关于芦丁鸡蛋蛋的热点话题,于是关于蛋蛋的系列活动就此产生了。
1
关于蛋蛋的比拼
因为小朋友们的细心照顾,我们的小白和小灰也很给力,每周都会生一枚蛋,这个蛋真的好小呀,比常吃的鸡蛋小多啦。你们瞧~
孩子们通过对蛋的观察、比较,知道了蛋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并且有大小、颜色、重量、蛋壳表面有无斑点之分。
蛋蛋比大小
蛋蛋比颜色
蛋蛋比斑点
蛋蛋比重量
蛋蛋大PK
2
关于蛋蛋的设计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瞧!孩子们利用各种各样的线条,图形以及喜欢的图案画出了自己喜欢的的蛋宝宝。
设计线条蛋宝宝
给蛋宝宝穿新衣
老
师
的
话
我们应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回应幼儿。孩子们对常吃的鸡蛋很熟悉,但对芦丁鸡蛋是刚接触,所以兴趣浓厚。他们通过触觉、视觉感知蛋的大小、形状、颜色,并且利用各种各样的蛋进行比较,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也让孩子们感受自然,从小小的比拼中不断地积累对蛋的知识经验,在趣味性的活动中学到本领。
噩耗:一个悲伤的故事
早上,孩子们正要观察单独的芦丁鸡,突然“老师,老师,你快来看,芦丁鸡怎么不动了?”玥玥急急忙忙就跑过来叫我过去,走近一看,小灰肚皮朝上了,小白也不动了。
坤坤用手指摸了摸小白和小灰。经过坤坤的触摸尝试,孩子们纷纷大胆的触摸陪伴了我们将近两个月的小伙伴。
小白它一动不动了。
它有可能就是在睡觉吧。
小灰一动不动,我们用手摸它都不动,有点硬硬的。
于是,我带着沉重的心情给了孩子们肯定地回答:“芦丁鸡死掉了,去了另一个星球,它们再也不能陪伴我们为我们生蛋了。”
你们知道死是什么意思吗?
妈妈说死了就是永远睡着不会再醒来了。
是的,不管是人还是小动物,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努力保护好自己,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不伤害别人,死亡就代表再也不存在了。但是只要我们永远记得小白和小灰,它就会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孩子们急忙与园长阿姨汇报了这件悲伤的事情,在征得园长阿姨的同意下走出幼儿园举办葬礼,因此为小白小灰策划的悼念会展开了……
一场从自制花圈开始的悼念会
自制花圈
小小的仪式
孩子们自发组成送小白小灰小队,为我们的小鸡朋友下葬。
老
师
的
话
每个孩子一一与小白小灰告别,那一刻没有约束,孩子们却鸦雀无声,孩子们在默默感受着离别,体验着不舍!也许这就是生命教育的意义与真谛!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命的延续
随着芦丁鸡的突然去世,孩子们伤心的同时也想着对另外两只芦丁鸡更细心的照顾,也有小朋友提议给芦丁鸡留下的蛋孵出来,孩子们说:“如果我跟母鸡一样一坐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该多好呀。”
但是冬天天气寒冷,为了不再发生悲伤的事情,我们决定下学期春暖花开的时候,再一起孵芦丁鸡。
未完待续……
活动反思
这是师幼一起经历的真实探究活动。在喂养芦丁鸡的过程中,小朋友学会了照顾小鸡的方法,了解了小鸡的生活习性。孩子们在照顾和探究小鸡的过程中,学会了发现问题,并且尝试着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感知到了生命的奇妙,满足了幼儿对生命的探究愿望。当然,我们和芦丁鸡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素材来源|大一班
特别鸣谢|孙沐言小朋友
撰稿|大一班
编辑|大一班
审核|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