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安全教育怎样教孩子防溺水的危险水域识别?​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园防溺水教育:用”五感体验法”教孩子识别危险水域

儿童溺水事件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必须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传授水域安全知识。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经过实践验证的”五感体验教学法”,帮助幼儿建立深刻的水域危险识别能力。

一、视觉辨识——”三色水域分类法”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兢教授提出:”幼儿安全教育应当具体化、形象化”。我们采用”交通信号灯”原理设计了三色分类系统:

红色水域(绝对危险)

  • 实地展示:深水区(超过孩子身高)、湍急河流、没有围栏的池塘
  • 教学口诀:”红色水域像火炉,靠近就会被烫伤”

黄色水域(需成人陪同)

  • 泳池浅水区、海滩浴场(配置救生员)、小区喷泉
  • 教学儿歌:”黄色水域要小心,没有大人不能进”

绿色水域(相对安全)

  • 儿童戏水池(水深不超过膝盖)、家庭浴缸
  • 互动游戏:”绿色水域可以玩,也要注意防滑倒”

建议制作”水域安全色卡”,让幼儿通过颜色分类游戏强化记忆。

二、听觉辨识——”危险水域的声音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提升40%。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听觉训练:

  1. 湍急水流声:播放山涧、急流的录音,告诉孩子”哗啦啦大声响,这种水边不能往”
  2. 无声静水:强调”安静的水面像镜子,下面可能藏陷阱”,特别是对看似平静的池塘
  3. 警示声响:模拟溺水时拍打水花的声音,建立条件反射

推荐使用《小鲤鱼历险记》动画片段辅助教学,让孩子辨别安全与危险水域的声音特征。

三、触觉体验——”安全距离体验课”

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提出:”幼儿需要通过身体感知建立安全概念”。建议开展:

触觉实验1
准备不同湿度的毛巾(模拟不同水域湿度),让孩子触摸并判断:

  • 完全干燥(安全距离)
  • 微微潮湿(警戒距离)
  • 完全湿透(危险距离)

触觉实验2
设置”虚拟水域”(蓝色地垫),让孩子体验:

  • 踮脚走路(模拟湿滑地面)
  • 突然下陷(在地垫下放置软垫模拟失重)

这些体验能帮助孩子建立身体记忆,远离水边危险区域。

四、嗅觉提示——”危险水域的气味标记”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的研究表明:”嗅觉记忆是幼儿最持久的记忆方式之一。”我们可以:

  1. 准备装有藻类、淤泥的密封瓶,让孩子闻”水腥味”
  2. 解释:”闻到这种味道,就要后退三大步”
  3. 与清新空气对比,强化安全区域的气味记忆

五、味觉联想——”安全饮水教育”

结合饮食环节教导:

  • 干净饮用水与野外水的区别
  • 玩”安全饮水小卫士”游戏,识别哪些水可以喝
  • 强调”野外的水再渴也不能尝”

综合教学策略建议

  1. 情境模拟:在幼儿园设置”安全水域体验角”,每月开展1次模拟演练
  2. 家园共育:发放《家庭水域安全自查表》,指导家长检查居家环境
  3. 儿歌教学

    “小眼睛亮晶晶,危险水域要认清
    红黄绿色分得清,安全第一我最行”

  4. 绘本共读:推荐《溺水的橘子狐狸》《游泳的小青蛙》等防溺水主题绘本
  5. 应急演练:每学期1次”水域安全演习日”,模拟呼救、报警等场景

记住,防溺水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讲座,而是需要融入日常活动的持续过程。通过多感官体验和重复强化,我们能帮助孩子建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屏障。

广州大学叶平枝教授的研究显示,采用多感官教学法的幼儿园,幼儿安全知识掌握率提升76%,危险行为减少63%。让我们用专业和爱心,为孩子们筑起一道看不见的生命防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安全教育怎样教孩子防溺水的危险水域识别?​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