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深度学习课程故事
欢聚一“糖”
—–KA-1
课程起源
一天早上,小朋友们看见办公桌下面有一个超级大的纸箱,里面装了很多糖,他们围在一起讨论了起来……
Kesson:“这儿怎么会有这么多糖果?”
Capper:“是老师买的吗?”
Reina:“好像是喜糖,妈妈带我去看别人结婚的时候,带回来的糖就是这样的。”
老师看见孩子们饶有兴趣,于是加入了讨论。
Angie:“Vivian老师生宝宝了,这是一件大喜事,所以带来喜糖送给大家分享。”
Even:“老师,这里面的糖果是什么口味的呀?”
Mia:“我喜欢吃这个草莓筒。”
Jenny: ”我想吃这个旺仔牛奶糖果。”
于是,关于“糖”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思维导图
糖的世界
甜蜜大调查
”
Reina发现糖果是五颜六色的。
Thomas最喜欢软糖和棒棒糖。
糖果的世界五彩缤纷,老师在班级开展“糖果大调查”, 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调查表,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味道和包装等维度了解糖果种类。
寻糖的过程中幼儿发现糖果家族真多真大呀!它们穿着好看的“衣服”、有独特的造型、有不同的口味、有的软有的硬、有好听的名字:棉花糖、牛奶糖、棒棒糖、彩虹糖、跳跳糖……这些都是幼儿的好朋友,是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常见材料。参观超市、商场的糖果专柜,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和比较,获得对糖果的初步认识。
甜蜜大分享
”
看着满满一桌子的各类糖果,幼儿早已垂涎三尺,赶紧开启我们的糖果分享会吧!
Aaron:我带来的是巧克力豆,很甜很甜。
Annie:这是我跟妈妈去超市买的大白兔奶糖。
Kesson:我爸爸给我买了薄荷糖,吃起来凉凉的。
探究糖的秘密
变色的舌头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特别需要成人为其创造安全的心理氛围,选择贴近生活的探究内容,提供适宜的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动 有趣、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
“糖”的探究活动开始了——
Elvis: “哇~,你的舌头变成了橙色!”
Muzi:“真的吗?你的舌头是棕色。”
May:“老师快看我们的舌头,怎么染上颜色了?”
Vivian老师:“因为糖在你们的小嘴巴里溶化了呀!”
会跳舞的糖
”
快听,快听,巧克力跳跳糖豆在我的嘴巴里砰砰响,我的嘴巴都不敢动了,我怕它会爆炸!
神奇的彩虹糖
”
什么?彩虹糖还能做实验?赶紧来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吧!
会溶解的糖
”
科学小实验《糖的溶解》,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糖的特征。大家一起选择牛奶糖和彩虹糖,用热水冲泡,轻轻搅拌,猜想会产生的现象,发现糖块统统不见了。
甜蜜玩游戏
体育游戏—泡泡糖黏哪里
”
几个幼儿争先恐后告诉老师他们吃过泡泡糖,知道泡泡糖是黏黏的,户外活动游戏《泡泡糖黏哪里》开始了,几个幼儿为一组,听到指令,如:“泡泡糖,黏头发”,他们便头发黏着头发;“泡泡糖,黏脸蛋”,他们小脸贴小脸……幼儿兴趣高涨,乐于参与。
玩一玩不仅使幼儿了解泡泡糖有黏性,也让他们重复认识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展初步的合作能力。
SPRING
手工制作—糖果
”
区角活动中,通过黏土制作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颜色和造型的美。运用团圆、压扁、搓长、盘条等泥工技能制作棒棒糖,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社会活动—我的糖果小铺
”
幼儿在韦伦小镇的超市里“卖糖果”,你一言我一语,生意兴隆!
DIY厨趣—糖拌西红柿
”
DIY厨趣课——糖拌西红柿,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自己动手洗洗切切,糖拌西红柿,引导他们去品尝“食”中的滋味,体验“食”中的乐趣。
糖的副作用
故事讲述—《老虎拔牙》
”
当幼儿面对一堆充满诱惑的糖果时,又引发了新的讨论:多吃糖对身体好不好呢?老师利用午饭后时光分享了英文故事《The toothless Tiger》。幼儿明白了糖果不能多吃,吃完糖果要刷牙,不然就会像故事里的大老虎一样,因为吃了太多的糖果又不刷牙,最后牙齿全部蛀掉,只能拔牙。
打卡活动—护牙大作战
”
糖果虽好吃,可不能多吃。小班幼儿面对好看可口的糖果基本没有任何抵抗力。我们尊重幼儿的天性,结合实际操作,引领幼儿养成吃完甜食立即漱口,每天早晚要刷牙的好习惯。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家园共育功效加倍,班级群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护牙大作战”,家长们把孩子刷牙的步骤拍下来进行打卡,互相督促。
课程反思
此次生成性课程以糖为主材料,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和幼儿一起在寻糖、玩糖、吃糖、防糖的过程中与糖果深度接触,探索糖的奥秘,多角度了解糖果,发展了分类、共享、表达、动手操作等能力。幼儿品尝美味的同时,明白糖果好吃但不能多吃的道理,也体验了同伴游戏的乐趣,同时习得保护牙齿的方法,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糖果,幼儿仍然兴趣盎然,而我们也会始终追随他们的脚步,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和糖果的故事未完续待……
-END-
Shirley丨编辑丨
Angie/Vivian丨供稿丨
Elina丨审核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韦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