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雷电安全教育行动指南(附趣味教学方案)
一、防雷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要?
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伤亡事故中,儿童占比高达15%。著名安全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指出:”3-6岁是建立安全行为习惯的黄金期,防雷电教育必须从幼儿园抓起。”
雷电灾害有三个显著特点需要我们向孩子强调:
- 突发性强:从云层形成到雷电落地只需30分钟
- 破坏性大:瞬间电压可达1亿伏特
- 季节集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集中在6-8月
二、3-6岁儿童雷电安全教学要点
(一)认知目标设计
- 小班(3-4岁):能识别雷电预警信号,知道”打雷要进屋”
- 中班(4-5岁):了解3个不安全场所(大树下/高地/水域)
- 大班(5-6岁):掌握”30-30法则”(看到闪电30秒内听到雷声必须躲避)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
“雷电来了”角色扮演:
- 教师扮演”雷公公”,摇晃装有石子的罐子模拟雷声
- 孩子练习快速撤离到指定安全区(室内或坚固建筑物内)
-
危险场所判断游戏:
- 准备户外场景图片(大树/凉亭/游泳池/汽车等)
- 让孩子用贴纸标记安全与危险场所
-
避险姿势练习:
- 蹲下姿势:双脚并拢,双手抱头,低头蜷缩
- 通过”小蘑菇游戏”练习(模仿蘑菇低矮的避险姿态)
三、创新教学活动设计
(一)”雷电小卫士”闯关游戏
设置三个关卡:
- “闪电快问快答”(认知测试)
“雷雨天能打电话吗?”(答案:不能) - “安全路线图”(空间感知)
在模拟沙盘上规划从操场到室内的最短路线 - “避险姿势PK赛”(动作技能)
比谁的标准避险姿势保持最久
(二)科学小实验
“自制避雷针”实验:
材料:电池、导线、金属钥匙
演示尖端放电原理,解释为什么高楼有避雷针
(三)儿歌创编
《防雷数字歌》:
“一听雷声快快跑(听觉反应),
二十分钟室内好(避险时长),
三不原则要记牢(不淋浴/不用电器/不靠窗),
四肢收起像球抱(避险姿势)”
四、家长协同教育策略
- “天气观察员”家庭任务:
让孩子每日观察天气预报,发现雷电标志时提醒家人 - 家庭逃生路线图绘制:
和孩子一起标注小区内的安全避难场所 - 防雷物品准备:
指导家长准备应急包(含胶鞋、雨衣、手电筒等)
北京市特级教师王芳建议:”每个学期至少进行2次防雷演练,最好选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强化孩子的应变能力。”
五、教师必备知识点
-
雷电预警信号识别:
- 黄色预警:雷电可能发生
- 橙色预警:2小时内发生雷电概率大
- 红色预警:雷电正在发生
-
园所安全检查要点:
- 检查园内高大树木是否安装避雷针
- 确保排水系统通畅避免积水导电
- 定期测试应急广播系统
- 意外处理流程:
发现雷击伤者→立即拨打120→移至安全区域→检查呼吸心跳→必要时进行CPR
记得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正向强化法”,对表现出安全行为的孩子给予具体表扬,如:”明明刚才听到模拟雷声立刻带领小伙伴进屋,真是个合格的防雷小队长!”这种方式比简单说”做得对”更有教育效果。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幼教系主任周念丽教授特别强调:”安全教育要避免制造恐惧,重点培养孩子的风险预判能力和冷静应对素质。”建议教师多用”当…时候,我们应该…”的积极句式替代”不准””禁止”等消极表达。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