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启蒙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奠基工程!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来分享一套”三步九法”的实践方案,帮助幼儿教师系统提升孩子的科学信息处理能力。
一、创设”三维互动”科学探究环境(环境浸润法)
- 生活化探究区角设计
参考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多元智能环境理论”,建议设置: - 厨房科学站(油水分离实验器材)
- 自然观测台(放大镜+昆虫饲养箱)
- 光影魔术墙(三棱镜+彩色玻璃纸)
典型案例:深圳莲花北幼儿园的”微科探馆”,将消防栓改造为立体探究空间,孩子们在这里记录植物生长数据,实践效果获王振宇教授高度评价。
二、实施”问题链”教学策略(引导策略)
- 疑问引爆法
采用”3W提问模板”: - What(你注意到什么现象?)
- Why(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 How(我们可以怎么验证?)
- 信息可视化工具
推荐使用: - 思维气泡图(记录猜想)
- 科探日记本(图文记录)
- 对比分析表(实验前后对照)
三、构建”科学思维发展”评价体系(评估反馈)
- 过程性评价指标
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观察量表,重点考察: - 信息敏感度(发现细节能力)
- 信息关联度(联想迁移能力)
- 信息验证度(实证检验能力)
特别提醒:避免陷入”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强调:”幼儿科学素养的核心是保持提问的热情和验证的兴趣。”
创新实践案例:
杭州西湖区某园开展的”快递盒改造计划”中,教师引导幼儿:
①收集各类包装信息(材质、承重数据)
②设计分类统计表(STEAM整合)
③进行承重测试(变量控制实验)
最终孩子们自制出能承受5kg重量的”快递机器人”,这个项目获得全国幼儿科学创新大赛金奖。
建议教师每学期开展2-3个这样的长周期探究项目,逐步培养幼儿:
信息收集→筛选分类→实验验证→创新应用的全链条能力。
最后分享一个实用工具包:
- STEM启蒙绘本推荐单(含《小牛顿科学馆》等30本)
- 家庭科学小实验视频资源库
- 幼儿科学观察记录模板(扫码可下载)
记住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的话:”幼儿的科学是行动中的科学,思维中的科学,关系中的科学。”让我们用专业守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面向未来的科学小公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