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在研学旅行中融入劳动教育,可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绝佳机会。让我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分享几个让劳动变成”开心游戏”的妙招~
✨【劳动游戏化:把农活变成闯关任务】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游戏化学习”理念:
- “小农夫闯关卡”:把除草、松土设计成游戏关卡,每完成一项就获得一枚勋章
- “寻宝式采摘”:提前在菜地藏”宝藏卡”,找到特殊形状的果蔬可以兑换奖励
- 上海某幼儿园的案例:用”帮小兔子存冬粮”的故事线,孩子们搬运南瓜时劲头十足
🌱【五感沉浸体验:让孩子与土地深度对话】
✓ 听觉:录制不同工具的声音(锄头/铲子),玩”听音辨工具”
✓ 触觉:蒙眼摸土壤猜湿度,培养观察力(借鉴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的感官教育法)
✓ 嗅觉:制作”香气地图”,标记不同作物的气味区域
👩🌾【真实角色扮演:给孩子赋予使命感】
✔️ 学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做法:设置”今日值日村长”岗位,配发工作证和对讲机
✔️ 劳动任务分级制:
- 初级:整理工具(适合小班)
- 中级:测量种植间距(中班数学结合)
- 高级:制定灌溉计划(大班项目式学习)
📸【成果可视化:让成就感看得见】
- 制作”成长时间轴”:每天拍照记录作物/环境变化
- “劳动银行”存折:用贴纸记录劳动付出,可兑换研学纪念品
- 举办微型农展会:邀请家长参观孩子打理的”责任田”
💡专家提醒(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观点):
劳动体验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 任务难度要符合”最近发展区”
- 保留20%自由探索时间
- 一定要有成果转化环节
记得去年带队去有机农场,我们把摘菜变成了”蔬菜运动会”,孩子们分组竞赛:最快择菜组、最美摆盘组…最后用劳动成果野炊时,连挑食的孩子都抢着吃自己洗的青菜呢!
建议准备些”神奇道具”增加趣味性:
- 迷你安全工具套装
- 卡通造型的浇水壶
- 会变色的手套(脏了会显现图案)
关键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劳动不是负担,而是探索世界的另一种有趣方式!需要具体某类活动的方案可以再细化交流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