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PBL×文化传承】培养”非遗小传人”的4个创新密码🌟
一、理论基础:基于杜威”做中学”理念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幼儿对文化的理解是在真实情境中建构的。”项目式学习(PBL)通过驱动性问题→持续探究→成果展示的闭环,完美契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感受祖国文化优秀”的目标。
二、4大实施策略(附案例)
🎨 策略1:文化要素游戏化重构
• 案例:上海荷花池幼儿园”非遗面塑”项目
- 驱动问题:”如何让面团讲故事?”
- 创新点:将二十四节气融入面塑创作,幼儿设计”春分燕子””冬至饺子”等动态作品
- 专家点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虞永平教授强调”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文化符号”
🌉 策略2:在地化文化研学
• 案例:南京夫子庙幼儿园”城墙探秘”项目
- 实地测量明城墙砖块(数学)
- 用自然材料搭建微型城墙(工程)
- 创编城墙守护者故事(语言)
- 成果:AR互动式文化地图
💡 策略3:跨界融合创新
推荐尝试:
- 皮影戏+编程机器人(STEAM)
- 节气歌+电子音乐创作(AI技术)
- 扎染纹样+3D打印(现代设计)
📱 策略4:数字原住民视角
可引入:
- 用Stop Motion制作剪纸动画
- 借助ChatGPT生成传统故事新编
- 通过Kandu等儿童编程平台设计文化小游戏
三、评价工具箱(基于《指南》改编)
- 文化敏感度雷达图(5维度):
[图示:符号识别/工具使用/习俗理解/创新表达/情感联结] -
成长档案袋三件套:
- 过程性视频日志(Vlog)
- 原创文化产品(实物)
- 儿童自评云笔记(语音转文字)
四、教师支持要点
⚠️ 注意: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提醒”避免文化传递的刻板化”,建议:
- 提供”文化材料超市”(传统+现代材料混合)
- 采用”1+1″提问法:
“这个工具古人怎么用?”(传承)
“你能发明新用法吗?”(创新)
📚 延伸资源:
- 绘本:《我的文化创意书》(蒲公英童书馆)
- 教具:”非遗创新思维卡”(华东师大研发)
- 数字平台:中华文化儿童创意库(教育部官网)
✨ 关键点:文化创新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真实项目中”长”出来的。就像浙江安吉幼儿园的孩子用竹编技术设计宠物小屋,传统文化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焕发新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