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让3-6岁萌娃秒变”团队小达人”的魔法钥匙】✨
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曾说:”幼儿园里的每个积木都是社会性发展的脚手架。”项目式学习(PBL)正是把这种脚手架变成了孩子协作探索的”梦幻乐园”!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研究者,带您看透PBL如何点燃孩子的团队火花——
🔍 PBL培养协作力的3大核心机制
- “共同目标”的黏合剂效应
(案例参考:北京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的”蚂蚁搬家”项目)
当小班孩子为帮玩具蚂蚁建新家,会自然形成分工: - 观察员记录蚂蚁路线(专注力)
- 建筑师搭建纸箱隧道(空间思维)
- 材料员收集树叶(资源协调)
北师大冯晓霞教授指出:”共同目标能让孩子理解’我们>我'” - 混龄协作的阶梯式成长
(数据支持:南京鹤琴幼儿园追踪报告)
大班带小班种植蘑菇时: - 大班生主动示范测量湿度(责任感+50%)
- 小班生模仿哥哥姐姐记录(参与度提升65%)
借鉴瑞吉欧方案教学:”差异是最好的学习资源” - 可视化成果的正向反馈
(创新工具: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合作能量树”)
每完成一个项目阶段,团队共同装饰:
🍃 贴上合作瞬间的照片
🍄 悬挂写有同伴优点的”闪光果”
浙江幼师王春燕教授研究发现:”具象化的成果能强化团队归属感”
🚀 3个让协作效果翻倍的实践妙招
- “角色徽章”动态轮换法
每天更换设计师/解说员/材料管家等角色徽章,避免能力固化 - 冲突转化三步曲
① “情绪温度计”绘画 → ② “合作拼图”和解仪式 → ③ “双赢银行”积分奖励 - 家长参与的”云端协作板”
用二维码记录家庭延伸任务,生成团队进度热力图
💡 新时代幼师必备技能:
当孩子在项目中说”我自己能行”时,不妨学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的做法:”那你能当小老师教教卡住的小伙伴吗?”——把个体能力转化为团队动能,才是PBL的精髓所在!
📚 延伸书单:
《项目教学法:幼儿版》(丽莲·凯茨著)
《从”我”到”我们”:幼儿合作能力发展图谱》(上海教育出版社)
抛个问题大家讨论:你班上哪些PBL项目意外激发了”社恐”孩子的协作欲?欢迎分享你的魔法时刻~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