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现在幼儿园里的”特殊饮食需求”小天使越来越多,作为一线幼师,我们该怎么创新实践呢?来分享几个让我眼前一亮的金点子✨
🌟【情境代入法】让食物会说话!
我最近看到广州某幼儿园李园长的做法特别赞:给过敏孩子准备”特供餐”时,会给每道菜编个童话故事。比如把无麸质饼干说成”小精灵的魔法能量块”,用故事消除孩子的差异感。记得一定要说:”这是厨房阿姨特别给你准备的限量版哦!”
🍱【视觉改造术】便当盒里的美术馆
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彩虹分格法”:把特殊餐食做成艺术品。比如糖尿病孩子的餐盘可以用蔬菜拼成小动物,乳糖不耐的孩子用椰奶布丁做成”云朵岛”。华东师大王教授说过:”色彩搭配能提升30%的食欲”呢!
👩🍳【小厨房计划】让孩子当主厨
我在上海示范园见过超棒的实践:邀请特殊饮食孩子参与制作自己的餐点。比如让麸质过敏的孩子负责搅拌无麸质面团,既培养生活技能又建立自信。记得准备好可爱的迷你厨具套装哦!
📊【过敏图谱游戏】超实用的教具创新
和保健医合作制作”食物红绿灯”互动墙:用磁贴让孩子匹配食物和身体反应。这个灵感来自北师大刘教授的”可视化健康教育”理论,超受孩子们欢迎!
💡特别提醒:所有创新都要做好三点
- 提前和家长签好《特殊餐食确认单》
- 每学期更新《班级过敏清单》小手册
- 准备应急方案演练(比如食物过敏急救包)
最近在给青年教师培训时,发现00后老师们超有创意!有把特殊餐食包装改造成盲盒的,有用AR技术展示食物成分的。你们园有什么好点子?欢迎在评论区接力分享呀~ 🎉
记住我们李麦浪教授常说的话:”每一个特殊需求,都是教育创新的契机!”期待听到你们更多的实践故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