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研究者,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常说的:”家庭劳动教育不是从擦桌子开始,而是从建立劳动价值观开始。”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劳动教育弱化现象,我们需要像搭积木一样分层实施引导策略。
🌟 认知唤醒阶段(1-2周)
推荐使用”劳动教育天平”互动游戏:请家长和孩子分别画出”每天做的事情”,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画面里只有吃饭、玩玩具。北京海淀区某园用这个活动让63%的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缺失。建议配合发放《3-6岁劳动发展里程碑》(可参考虞永平教授团队研发的版本),用可视化数据破除”孩子还小”的认知误区。
🧩 生活渗透策略(持续进行)
• 创设”家庭责任瓶”:将叠袜子、浇花等任务写成纸条,每天抽签完成。深圳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的跟踪数据显示,这种方式使幼儿劳动参与率提升40%
• 开发”劳动闯关卡”:参考安吉游戏理念,设计阶梯式任务。比如初级任务”帮拖鞋找朋友”,高级任务”蔬菜身份证”(给食材分类贴标签)
📱 数字化赋能(每周1次)
建议建立班级”劳动云存折”小程序,家长上传孩子劳动短视频后可积累成长币。杭州某知名民办园实践发现,配合教师专业的视频点评(如”宝宝端碗时手指定位很专业”),90天后家长分享积极性提高3倍。
🎯 关键干预点
- 把握三餐前后的”黄金10分钟”:这是最易开展劳动教育的碎片时间
- 善用”我讯息”沟通法:”当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时,我们看到他的小肌肉协调能力正在发展”这类表述更能引发家长共鸣
记得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说过:”劳动教育最好的教具就在生活里。”我们最近正在试点”家庭劳动盲盒”,将种植、清洁等工具变成惊喜套盒,效果显著。需要具体方案模板的老师可以私信我获取。
(为保护隐私,文中案例已隐去园所具体名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