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长档案”活”起来】——幼教专家支招过程性记录的魔法用法✨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真正有效的成长档案应该像”会呼吸的绘本”!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曾说:”幼儿的成长不是一张张证书的堆砌,而是生命律动的可视化轨迹”。下面分享4个让档案”活”用的创新策略:
🔍 1. “游戏化记录”——把观察变成寻宝游戏
• 借鉴安吉游戏理念,用”哇时刻”便签即时记录(如:今天小宝用15块积木搭出了立体停车场!)
• 创设”成长密码箱”:将作品照片、语音记录等装入实物盒子,每月和孩子一起”开箱解码”
• Tip: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儿童海报”形式,用可视化时间轴呈现发展轨迹
🎨 2. “儿童视角建档”——让孩子成为档案主人
• 引入”我的特别收藏”环节(孩子自主选择放入档案的内容)
• 使用”3D对话记录法”:
Draw-画出今天的成就
Dictate-口述过程故事
Decide-选择展示方式
• 案例:北京三义里幼儿园大班幼儿自制的”抗疫成长日记”
📱 3. “智能互动档案”——科技赋能成长故事
• 尝试”二维码活页”:扫描即可观看活动视频
• 推荐工具:
- 优师教研APP的成长记录功能
- 微软Flipgrid制作幼儿视频日志
• 警惕:避免”为技术而技术”,北师大冯晓霞教授提醒”电子档案需保留儿童稚拙感”
🌱 4. “成长档案生长记”——让记录滋养课程
• 开展”档案研讨会”:教师团队每月分析档案中的”发展线索”
• 建立”回应性教学链”:
发现兴趣点(如:多个孩子记录下雨观察)
→ 生成项目活动(”雨水探秘”主题)
→ 再记录新发现
• 案例参考:南京鹤琴幼儿园的”档案生成课程”实践
💡 特别提示: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档案使用”3看原则”值得借鉴:
• 家长会前看(发现个体差异)
• 教研会议看(调整教学策略)
• 毕业季回顾看(见证生命成长)
正如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倡导者Malaguzzi所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我们需要一百零一种方式去记录。”让档案长成会说话的教育伙伴,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