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深耕幼教一线15年的教研组长,我发现90%的亲子共读卡壳都源于”教师-家长-幼儿”三角关系没理顺。今天我就结合华南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的”共读三维互动理论”,给大家拆解3个让亲子共读行云流水的黄金法则👇
🌟【魔法道具箱法则】
参考美国绘本大师Mo Willems的”互动式阅读”理念,我会在教室准备”共读百宝箱”:
• 角色扮演道具(小猪佩奇手偶+消防车模型)
• 情绪温度计(帮助家长识别孩子兴趣点)
• 问题魔法棒(”猜猜下一页会发生什么?”)
上周在朝阳幼儿园实践时,用这套道具让抗拒阅读的乐乐家庭连续打卡21天!
🎯【123分段式共读法】
借鉴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分段策略:
- 预热阶段(2min):教师示范”夸张式朗读”(比如学恐龙叫声)
- 核心阶段(5min):家长采用”三指提问法”(食指点图、中指划字、无名指提问)
- 延伸阶段(3min):用北京师范大学刘宝根教授的”对话式阅读”技巧引导孩子续编故事
💡【家长赋能三步曲】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的观察研究:
① 培训时播放台湾幼教专家柯倩华录制的”共读示范视频”
② 设置”家长助攻卡”:比如当孩子分心时说”妈妈发现有个小蚂蚁在偷听故事哦”
③ 引入新加坡PCAR评估系统(Participation-Contribution-Attention-Response)
最近在深圳实验幼儿园的跟踪数据显示,运用这套方法后:
• 幼儿主动提问率提升73%
• 家长不当干预减少62%
• 单次共读时长平均延长8分钟
记住!好的亲子共读不是演戏,而是要像搭积木一样——教师给支架,家长稳底盘,孩子自由创造。试试明天早读课就实践起来?📚
(ps:需要具体年龄段的分层指导方案可以私信我,0-3岁和3-6岁的策略完全不同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