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班课程故事
有温度的晒晒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长,回归自然的教育是培养自然人的起点。对于可爱的孩子们来说,最珍贵的礼物便是大自然的馈赠。经过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终于迎来秋的收获,幼儿园中可爱的果实进入了孩子们好奇的视野。
饭后散步,经过多功能厅外那颗茂盛的大树时,洲洲指着它:“这是什么树啊?”大家迅速凑上前,探着小脑袋张望着,甚至有手快的小朋友摘了一个下来。
潼潼说:“水果树!”
“我知道,是大枣!”哲哲大声说道。
宣宣说:“这是南瓜,它还没有熟呢。”
随即孩子们纷纷附和,这是一颗“南瓜树”。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令人忍俊不禁。
回班后,师幼展开了谈话,原来这是“柿子”啊。我们还将这一神奇的“发现”发至群中,引发了大朋友们的一番讨论。
幼儿园里洋溢着盎然的秋意,那秋天有什么变化?秋天丰收的果实还有什么呢……为了更多元化地亲近大自然、拓展视野,于是我们借助秋季中蕴藏的教育契机,待孩子们投票后,便开启了主题活动《有温度的晒晒》。
主题脉络:
紧跟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绘制了初步的课程网络图。
活动一:秋天有什么变化?
国庆过后,气温陡降。利用晨圈活动,我和孩子们展开了关于“秋”的讨论。
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秋天!”洲洲最快回答了我的问题,令我很是惊喜。
“那一年分别有几个季节?”我追问道,小朋友们摇了摇头。
我们打开一体机通过搜索出的四季的图片,带领边看图片边讲述,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四季的不同,重点感知秋天是个大丰收的季节。
接着,我又抛出问题:“你们是怎么感受到秋来了?”
哲哲:“我们之前穿的短袖,现在穿了外套。”
洲洲:“我早上站在妈妈电瓶车前面,手冰冷的。”……
我继续问:“那你们感觉温度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道:“降低了”、“变冷了”。
在讨论中,孩子们感受到秋天的温度变化,知道了秋天早上凉爽,中午稍微暖和,晚上又变冷。我们要记得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增减衣服,保持身体健康哦!
活动二:如何叠衣?我们有妙招
由于上个月我们都穿的短袖,午睡不需要脱。随着天气渐冷,孩子们的衣物增多,穿脱有点困难,脱下来的衣服也是一坨坨地堆在一起,既不美观,也不方便穿。
那怎样叠衣服呢?问题的生发,激起了孩子们跃跃欲试。
“两扇大门关一关,两只小手抱一抱……”我们边念儿歌边学习叠衣服、裤子的好方法。
一一拿着衣服左掏右掏,说:“为什么抱一抱的‘小手’不见了?”
达达说:“为什么我的衣服不能点点‘头’?”
允诺说:“我的裤腿去哪儿了?”
小语嘟着嘴说:“老师,你能帮我翻个面吗?”……
原来是孩子们脱下的衣服卷在了一起,就不能按照儿歌来叠衣服了。为了加快起床的穿衣速度,脱下来的反衣服要把它翻一翻再叠哦。
学会新本领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在午睡前展示一下,瞧!这是我们新学的叠衣服方法,真好用!
晚上回家后,孩子们叠衣服的兴趣依旧浓厚,快看我学习的新本领有没有很厉害呢!
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家园的“教一教”,同伴的“帮一帮”,让每个孩子在动手实践中增进了感情,体验了叠衣服的成就感。
活动三:彩色的秋天
秋天,色彩斑斓。户外活动时,足球场旁边的小树林总是吸引孩子们蹲下来观察小虫子、捡拾树叶、小棍子、小石头等。这时响起了一个个稚嫩的声音:
“老师老师,为什么这个叶子变黄了?”
“我还见过红色的叶子呢!”
“这个叶子是绿色的。”
“我跟妈妈找到过三种颜色的树叶呢,有红色、绿色和黄色。”
“老师老师,为什么这些叶子的颜色不一样呀?”
孩子们对树叶的不同颜色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跟随孩子们对于颜色的兴趣,回到班级后,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神奇的颜色》。孩子们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从一体机中多彩的颜色——寻找“秋天的颜色”,知道了颜色不一样的树叶里面有颜色不一样的色素。接下来,在“三原色”的小实验中,通过操作颜色,孩子们有了更多神奇的发现,原来红色、黄色、蓝色两两搭配,可以变出橙色、绿色、紫色!从而启发孩子们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
活动四:音乐《秋天》
“秋天呀秋天呀,树叶到处飞呀飞,秋天多么美!秋天呀秋天呀,树叶到处睡地上,秋天多么美!”
我们将音乐活动融入一日活动,如午餐的过渡环节等。欢快的旋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用动作呈现秋叶缓缓飘落的场景。孩子们用嘹亮的歌声唱出对秋天的喜爱,用灵动的身体,展现秋叶翩翩起舞。
活动五:什么是秋收?
大自然蕴含着独特教育意义。它是最好的老师,不用说什么,知识就在那里。 利用晨圈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话题讨论:什么是秋收?
通过展示一些农民伯伯秋收的图片、视频,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秋收。
小一一说:“秋收就是农民伯伯收粮食的时候。”
汤圆说:“能够收集很多蔬菜给我们吃。”
哲哲说:“我知道,就是把地里的东西收到篮子里。我奶奶就收了很多花生。”……
原来,秋收就是秋天的时候,农民伯伯们把地里成熟的农作物收回来的过程。
接着,我问孩子们,“那你们觉得秋收重要吗?为什么?”
洲洲说:“重要,因为收稻子,我们就有饭吃了。”
昕昕说:“这样我们可以吃到很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璐璐:“我之前还去田里拔萝卜呢。”……
通过这样的讨论,孩子们能够初步理解秋收对农民伯伯和自己的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活动六:绘本《丰收的秋天》
当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像一群好奇的小探险家,准备聆听绘本《丰收的秋天》时,整个教室都仿佛被一股温暖而神秘的氛围所笼罩。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孩子们立刻被那金黄的麦田、红彤彤的苹果园、还有那五颜六色的小精灵所吸引。他们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小脸蛋上洋溢着兴奋和好奇,似乎也在感受着秋天的凉爽和丰收的喜悦。
活动七:《丰收啦》调查表
孩子们在简单了解了“秋收”“丰收”的意义后,对秋天还有哪些成熟的农作物、水果这一话题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制定了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丰收啦》调查表。
当晚,孩子们与爸爸妈妈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涂一涂的方式,完成了调查表,在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秋天的农作物和水果的同时,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根据调查表内容开始分享咯!这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增强其自信心,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萌发了他们想要将农作物、水果带到班级的想法。我们便鼓励幼儿认真想一想,从中挑选一种农作物和一种水果带来。
活动八:秋天的果实
我们决定邀约亲爱的大朋友,一起去田野收集可以晒的农作物,让孩子们在劳作中,体验丰收之乐。
瞧,田间、菜野里娃娃们忙的不亦乐乎,尽管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大家依然干劲十足。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逐渐了解了各种农作物的名称、成熟的特征及生长过程。体会到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挖红薯、摘柿子、拔萝卜、捡花生……
秋天除了田里的这些收获,还有许多成熟的果实。小朋友们将自己寻找的秋收农作物和果实,带到幼儿园来一起互相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秋收产物。
哲哲:这是我喜欢的秋天农作物——小南瓜。
芷依:我选的是萝卜,这是白萝卜!
小一一:我在来的是水稻,它和麦子不一样哟!
……
活动九:摸秋、闻秋
孩子们利用五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等形式,感受着秋天的馈赠,加深了对秋收的认识和了解,和对自然的探究和观察能力。我们进行“摸秋”游戏,孩子们体验传统习俗,同时学习秋天产物们的名称和特征。让孩子回归自然,在自然生活中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
《摸秋》:
《闻秋》:
听过的也许会忘记。看过的也许会记得,做过的也许能理解,自己感受过的才是真正的掌握,重要的不是“知道”而是“感受”,是激发孩子自发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活动十:幼儿园里的秋
幼儿园的秋天在哪里呢?想到秋天,孩子们第一反应就是树叶的变化。恰逢正是好时节,我们便和孩子们一起找一找、捡一捡,寻觅秋天到来的信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眼睛鼻子感受着秋天带来的变化。当秋风追落叶跑过幼儿园,橙黄挂满枝头,这样绚烂的季节,怎不叫人心动!
活动十一:和秋天“对画”
孩子们兴奋地将拾到的秋天的自然材料,如各种叶子、小果子、树枝等带回了班级。为了留住秋的精灵,让落叶舞动起来,在这个充满想象的童话般的季节,孩子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给斑斓的自然材料赋予了新的生命!我们利用区域活动、延时班等时间,开展了主题美工活动——和秋天对“画”。
《麦穗》
瞧,孩子们观察过后,用手指蘸取黄色颜料,用点画的的方式,在“麦秆”两旁按上黄澄澄的“麦穗”,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手指蘸颜料的感觉,激发创造力。
《秋日森林》
孩子们用黄色和橙色的超轻黏土通过搓、团、粘等技巧,制作了秋天的大树,再粘上小树枝。你一棵,我一棵,放在一起,秋天的树林变得层林尽染。
《树叶画》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昕昕哼着小曲儿,将纸板刷满颜色。快乐的氛围感染着旁边的小朋友们,大家唱着、笑着、聊着,手上的“活儿”可是一点没停!每人一块小纸板,将自己喜欢的树叶、果子、小树枝等粘贴在板子上,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
和秋天对“画”,不仅锻炼了幼儿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增进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更是在自然中亲身观察体验,获得了活动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活动十二:什么是晒秋
星期一的早晨,几个孩子在晨间签到的时候,发现之前带来的玉米上面飞满了小虫子,于是小朋友们好奇地围过去讨论了起来,
洲洲指着玉米问到:“诶?玉米怎么会有这么多小虫子啊?”“会不会是它坏了呀,我妈妈说坏了的东西会有虫子跑来吃!”
孩子们议论纷纷,各有各的想法。
于是,当天上午,班级里开展了一次关于“玉米为何有小虫子”的讨论会,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
“是被小虫子咬过了才会有好多虫子进来的吧”;
“是不是放的时间太长了,味道变了,所以虫子才飞来的”;
“会不会是下雨的时候,淋到雨了呀”……
在孩子们的好奇中,我们一起收看了大型纪录片《秋天的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并进行集体讨论。
讨论一:什么是晒秋
霖霖:“晒秋就是晒太阳。”
小语:“晒秋是要晒果实。”
洲洲:“晒秋就是把果实里的水分都晒掉 ”
讨论二:为什么要晒秋?
伊一:“晒秋能让食物尝起来更加美味。”
汤圆:“晒干的食物闻起来更香。”
珏珏:“晒秋可以让食物保存的时间更长,不容易烂掉。”
在记录片里,孩子们找到了答案:新鲜的蔬果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储藏的话,就容易发霉,而这种处理方式,就叫做——晒秋。
原来“晒”是指晾晒,“秋”是指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晒秋”是我国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将收获的果实晒干储藏,为过冬准备粮食,寓意着丰收和收获果实。通过纪录片我们还了解到江西有一个村落叫婺源村,那边的台阶、屋顶、桥上面,到处都晒的是丰收的粮食,家家户户忙晒秋。除了晒粮食,也晒辣椒、南瓜、豆角、黑豆、黄豆等等瓜果蔬菜。农民伯伯把这些果瓜蔬菜晒干后,就把它们用密封罐装起来冬天吃,或者做成腌菜。
活动十三:我们想要晒什么?
有了前期关于“秋收”的知识积累,孩子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想要尝试晾晒的食物。
“我想晒柿子!”
“我想要晒橘子皮!”
“我要晒红薯干!”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好热闹。我顺势提议:“不如我们来投票选择吧!”孩子们拍手赞同。我把秋收活动中孩子们带来的果实和农作物拿出来,有南瓜、红薯、土豆、柿子、白萝卜、橘子、花生、胡萝卜、水稻……孩子们用签到区贴有自己照片的小汽车进行排队投票,想要晒什么就把小汽车停放在秋物的前面。
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孩子们当起了“小小统计员”,一起唱票:“1、2、3……”“咦,柿子和白萝卜票数一样多,怎么办?”我看出了小朋友的疑惑:“没关系,这两样我们都可以去晒一晒!”说干就干,我们一起查询了天气预报,本周的周三周四都将是好天气,我们将晒秋的想法发送至班级群,爸爸妈妈们都积极地帮助孩子们寻找晒秋工具。
活动十四:如何运水?洗一洗
连日以来的阴雨天气,迎来了中场休息。今天一早,天终于放晴了。入园时,孩子们也纷纷带来了工具,如筛子、玻璃瓶等。趁着好天气,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晒秋”行动。根据昨天投票票数的高低,我们商量着先从柿子着手。
晒之前,需要给柿子洗洗干净。为了让孩子们在温暖的太阳下洗柿子,我们将大红桶、柿子拿到了B操场的阳光下。那如何运水呢?我尝试将问题抛给了孩子们。
洲洲:“我们需要找一些工具来装水。”
伊一:“可以用一个透明袋子装水,我买小鱼的时候就用过袋子。”
然然:“积木区有好多杯子,可以装水。”
璐璐:“美工区还有一些空的黏土盒子可以用。”
潼潼:“那个柜子上,我经常玩的小垃圾桶,有好几个呢。”
就这样,孩子们在室内、室外找到了不少装水的器皿。有意思的是,桌子上还出现了一个篮子,我并没有吱声,让孩子们自己试一试。
装水前,我提醒孩子们将袖子卷好,水不要盛太满,慢慢走,尽量不要弄湿衣服。大家纷纷行动起来。突然,希希大喊:“老师,我的水漏了,弄不起来啊。”只见希希站在水池旁,拎着个篮子,篮子直滴水,有点手足无措。我便趁机告诉孩子们,篮子因为有缝隙,水会从缝隙里流走,所以就装不了水呢。希希听明白后,换了一个透明盒子。大家人手一个器皿,没过一会儿,红桶里面的水就过半啦。
大家兴奋地蹲在红桶前,揉一揉、搓一搓,柿子被能干的孩子们洗的干干净净的。
随后,陈老师便将洗好的柿子端进教室,在操作台前快速地给柿子削皮、系绳子。
活动十五:晒哪里?寻找合适的场地
那系好绳子的柿子,我们挂在哪里晒呢?芃芃说:“要大大的地方,可以晒很多很多东西!”宣宣说:“要有太阳的地方,这样东西才能晒干!”昕珏说:“要找个可以挂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柿子需要挂起来晒。”
根据孩子们的讨论,我和张老师带着孩子们到离教室最近的AB两个操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寻找较为合适的“晒秋”场地和其他工具。我们发现了大铁桶、攀爬架、组合方块、小阳台等适合晾晒的场所,小朋友们想立马把这些发现立即分享给班级里的陈老师。
我们在回班级的路上又路过了自然资源室,眼尖的潼潼发现资源室里的竹梯:“咦,那不是一体机里的晒秋工具吗?”小朋友们跟着我一起走进资源室探索。
我们将需要的材料搬运到班级,一起打造属于小一班的“晾晒区”。
活动十六:柿子怎么坏了?
周末连续的阴雨天气过后,孩子们踏着晨光走进了校园。教室前面筛子里晒的柿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纷纷开始了观察与讨论:
芃芃:“啊,这些柿子怎么变丑了?”
璐璐:“是啊,变得皱皱巴巴的。”
依依:“它的蒂已经干巴了。”
宣宣:“有的柿子变扁了。”
汤圆:“柿子上面有黑色的斑点,是什么呀?”
弟弟:“老师啊,这个柿子下面都流出水了。”
哲哲:“老师,这个柿子还能吃吗?”……
一旁的老师们也加入了讨论的行列,最终得出结论:我们上周晒的柿子坏了。
阴雨绵绵的天气打破了孩子们的期待,大家的脸上露出了失望和困惑的表情。“柿子为什么会坏呢?”“是不是我们没有照顾好它们?”他们纷纷向老师提出疑问。
我见状,决定借此机会引导孩子们一起探讨柿子变质的原因。“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柿子会坏掉吗?”我问道。孩子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那是因为周末的阴雨天气,让柿子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和通风,导致细菌、霉菌的滋生,所以柿子才会长黑斑,坏掉。”我耐心地解释道。
伊一:“老师,现在阳光很好,我们可以继续晒吗?”
沫沫:“可以用吹风机吹一吹,让柿子干的更快。”
一些孩子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虽然他们提出的方案并不一定可行,但我还是对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表示了赞赏。当然了,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我们还是将柿子倒掉了。
虽然我们第一次尝试晒柿子,没有变成孩子们期待的柿饼,但重在过程与体验。孩子们参与了劳动,学习主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食物保存的小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失败与挫折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活动十七:我想做橘子罐头
午后散步时,洲洲说:“老师,那我们能做橘子罐头吗?我最喜欢吃了。”洲洲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正好,橘子也是秋收的水果之一。于是跟随孩子们的兴趣,说干就干,我们决定自制橘子罐头,与橘子来一次甜蜜暴击!
1.橘子罐头怎么做?
幼儿猜测
达达:“把橘子拨下来放进瓶子里。”
洲洲:“我觉得里面要放很多很多糖,所以才甜甜的。”
小语:“我没有做过橘子罐头,我都是妈妈带我到超市买的。”
对于橘子罐头的制作方式,孩子们的猜测与想象天马行空。
张老师通过播放小视频,带领孩子们了解了橘子罐头的制作方式。在说说看看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橘子拨好后,要把白筋也撕掉,里面放黄冰糖搅拌,这样才不会有苦味。而且罐头可以“煮”着做,也能“蒸”起来等等。大家对制作橘子罐头有了信心与方向。
2.制作橘子罐头需要什么材料呢?
孩子们深入了解了制作橘子罐头的方式后,纷纷表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制作橘子罐头了,那么橘子罐头的制作需要什么材料呢?需要多少材料呢?
通过团讨,孩子们明确了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回家的任务。当晚,张老师也在群里进行了通知,为幼儿第二天的实践操作积累了相关的经验。
3.我们开始制作橘子罐头咯
第二天一早,陈老师提前将大大小小的密封罐进行了消毒烘干。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做橘子罐头咯。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洗手、剥橘子、撕筋。有了上周剥橘子的经验,这次孩子们剥橘子的速度明显变快了;有些孩子还能按照老师之前的要求,将橘子皮剥出一个“小花”呢。但是在撕筋时,不少孩子遇到了困难。
诺诺:“老师,好了吗?”“是这样吗?”“我不会啊。”诺诺举着他的橘子一直喊我。
小锦:“老师,橘子都被我撕破了。”
映霖:“水都流下来了。”
芃芃:“就这样吧,我不想撕了。”
“老师,你看我的。”一旁边的洲洲、哲哲向我展示着他们的成果。
发现问题后,我请哲哲、洲洲到前面来做“小老师”。哲哲先说:“我们要剥成橘子瓣,从上面开始撕!”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撕下了一条筋。
小朋友们看得目不转睛,纷纷模仿着哲哲的样子,拿起自己的橘子尝试起来。
轮到洲洲时,他更加注重细节:“大家要注意哦,撕的时候不要太用力,要轻轻地、慢慢地,这样才不会把橘子撕破。”他边说边示范,小朋友们也跟着他的节奏,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橘子瓣弄好后,孩子们围坐四周。我和陈老师起锅、烧水,放黄冰糖、搅拌,再倒入橘子煮,最后将煮好的橘子罐头分装到消毒好的透明密封罐里。
在收拾整理环节,我教给孩子们洗小碟子的正确方法,鼓励他们自己尝试洗碟子。别看我们小,我们做起事情来,真是有模有样的。这不仅是一次生活技能的学习,更是一次自我照顾、自我服务的有趣体验。
下午小朋友们品尝着自己动手做的橘子罐头,格外的香甜。一个个抢着要吃两三碗……
4.橘子皮有什么作用呢?
上午有孩子提出,也想晒晒橘子皮。于是我带孩子们了解了一下,橘子皮有什么作用呢?原来晒干的橘子皮可以泡水喝,还可以放在卫生间里去除异味。有了前期晒柿子的经验,于是我们再次进行了晾晒活动,将早上的橘子皮仔细挑一挑,一个一个地摊出来,,晾晒在阳台上。
孩子的主动学习在一次次探索和实践中发生。“发霉了”的偶发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与思考。通过提前观测天气,调整好晾晒需要的条件,孩子们继续尝试,通过这次的晾晒橘子皮的活动验证了自己的办法是否正确。
发现来源于生活,经验根植于实践。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坚持,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一刻,内心丰盈,幸福满满!相信通过这次实验,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美味,还了解了晾晒的方法和要领,更明白了探索的趣味和坚持的意义。
热烈的今秋虽已落幕,但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期待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秋天的故事未完待续……
文字 | 小一班
图片 | 小一班
编辑 丨小一班
审核 | 王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