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嗨,你好“牙”
师幼对话
老师我都换牙了!
我的牙齿已经长出来了。
我缺两颗门牙,嘿嘿嘿。
我们每年都给牙齿涂氟。
小朋友们很疑惑,每个人的牙齿都一样吗?带着满满的好奇,他们开启了对牙齿的探索之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大班的孩子们正处在换牙期,掉牙成为了最近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于是我们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开启了一段有关牙齿的探索之旅。
牙齿大发现
我的牙齿是怎样的呢?
我和好朋友牙齿的区别…..
我的牙齿长长的,我朋友的牙齿短短的。
朋友的牙齿一共有十颗,我的牙齿中间有很大的缝隙。
我最后面的牙齿很大,像是两颗,我朋友的牙齿上有黑色的点和条纹。
我朋友的牙齿有一颗是黑色的钢牙,我的牙齿一点黑色也没有。
我的疑问:
“为什么我朋友有12颗牙,我只有10颗牙?”
“为什么我的牙齿上有这么多黑线?”
“为什么到我们这个年龄牙齿就会掉落?”
带着对牙齿的疑问,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调查员,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和牙齿有关的信息,开始了牙齿大调查。
通过调查和统计,孩子们对牙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有的人换牙早,有的人换牙晚,每个人都会换牙,一生只换一次牙,还了解了人的牙齿种类等。
我的妈妈有三十二颗牙齿,有四颗叫做智齿。
到了七岁左右乳牙就会掉落换成恒牙。
牙齿情况统计表
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朋友,牙齿都会出现很多“小状况”。
牙齿大探秘
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观察到牙齿各种不同的现象,小朋友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蛀牙是因为糖吃多了吗?
牙齿黑的、黄的是不是因为没有好好刷牙。
喝了太多的可乐牙齿就坏掉了吧。
、
妈妈说我们长大了就要换牙齿了。
应该怎么办?
通过阅读图书,我们发现了一些对付黑色斑点的好办法。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是一个篇幅冗长但却不乏味的故事,作者以第一人称站在两个大蛀虫的角度来叙述。故事中哈克和迪克这两个牙细菌修房子的事,让我们知道要学会保护牙齿,要想拥有一副好牙口,必须得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护牙习惯。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鳄鱼长蛀牙去看牙医,鳄鱼怕拔牙,牙医怕鳄鱼咬。绘本用幽默的方式,展现鳄鱼和牙医之间的小矛盾,在幽默搞笑的同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同时,在谈话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看“换牙的顺序”图片,更清晰地了解了有关换牙的小知识,知道了自己大概会在什么时间换牙,以及上牙和下牙的换牙顺序,还知道了没有换过的牙齿叫乳牙,换过的牙齿叫恒牙,还认识了牙齿的功能。其中恒牙又包括切牙、尖牙和磨牙,切牙像一把刀一样,也像三角形一样,嚼东西的时候可以把食物切碎。尖牙像箭一样,很尖很尖,可以把蔬菜和肉戳一个洞,磨牙像正方形的一个模型,可以磨碎食物。
教师的思考:
关于“换牙”,每位幼儿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经验,有经历过换牙的,也有暂时还没有掉牙的幼儿,这需要幼儿储备“换牙”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每个人牙齿情况的不同。孩子们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中进行探索,发现自己的疑惑,并尝试通过不同方式感知和换牙有关的常识,大胆和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探索的过程中,解开了自己的疑惑,加深了对于换牙的认识和了解。
保护牙齿,我们在行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孩子们对于牙齿的保护这件事,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要早晚都刷牙,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对!而且要少吃甜食。
不能喝碳酸饮料。
我们知道了要少吃甜食,好好刷牙、漱口,牙齿坏了要及时看牙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吧!
刷牙的正确方式
护牙小卫士
①早晚刷牙
②饭后漱口
③牙齿坏了及时看牙医
通过《嗨,你好“牙”》一系列活动,孩子对牙齿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了自己牙齿的状况和牙齿产生问题的多种原因,明白了牙齿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知道应该保护牙齿,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当幼儿有了保护牙齿的概念后,我们和家长共同提醒并监督幼儿按时刷牙,引导幼儿正确刷牙,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幼儿懂得了许多关于牙齿的知识,自然地接受即将换牙的过程,对生命的成长有正确的认识和期待。
供稿:刘纯
编辑:陈雯
审核:王莉

暂无留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世纪星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