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代码”活”起来!创意编程这样玩转幼儿逻辑思维】✨
作为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3-6岁正是培养”计算思维”的黄金期!结合麻省理工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的”4P学习法”,我分享几个让编程课既专业又好玩的妙招:
- 实物编程机器人首选
推荐使用Matatalab玛塔机器人(获德国红点奖),孩子们通过摆放实体指令块就能指挥机器人跳舞。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团队实验证明,这种”不插电编程”能让5岁儿童3节课掌握”序列-循环”概念。 - 故事情境化教学
比如设计”帮艾莎公主建冰城堡”项目: - 用ScratchJr拖积木块画五边形(数学)
- 设置”如果碰到雪宝就融化”条件句(逻辑)
- 录制冰雪音效(艺术整合)
日本幼教专家津守真提出,这种项目式学习能让抽象思维具象化。 - 生活化算法游戏
带孩子们玩”早餐流水线”:
① 面包→②抹酱→③放水果→④包装(理解流程)
再故意打乱步骤,让孩子Debug(错误排查)。深圳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凌发现,这类活动能显著提升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 创新要点:
- 采用”手指编码”:用身体动作表征程序指令(适合感统发展)
- 编程绘本共创:让孩子用贴纸续编《机器人罗布》故事
- 户外编程:用粉笔在地上画”巨型流程图”玩跳房子
💡 最新研究成果(2023中国学前教育年会数据):
每周2次、每次30分钟的趣味编程活动,3个月后实验组儿童在:
- 模式识别能力 ↑38%
- 因果关系理解 ↑45%
- 抗挫能力 ↑27%(调试程序需多次尝试)
建议搭配使用:
- 入门:Code-a-pillar毛毛虫编程玩具(2-4岁)
- 进阶:Osmo Coding Awbie(AR实体编程)
- 拓展:童小点思维启蒙机器人
记住我们的教学箴言:”不教代码教思维,不重结果重过程”。就像华南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说的:”幼儿编程的本质,是给思维装上可拆卸的轮子。” 🚀
(看完不妨试试明天带孩子们玩”编程积木排队”,用红黄蓝积木块模拟二进制,期待听到您的实践反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