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跨学科主题探究怎样将数学与音乐游戏结合起来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跨学科主题探究:如何将数学与音乐游戏完美融合

各位亲爱的幼教同仁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充满韵律的数学教学主题——如何将数学与音乐游戏有机结合?这是我在华东师范大学与多位学前教育专家(如周兢教授、华爱华教授)交流中经常探讨的跨学科教学热点话题。

一、为什么要把数学与音乐结合起来?

1. 幼儿认知发展的天然联系

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等元素与数学概念在幼儿大脑中有着天然的认知联系。2-6岁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感受节奏时,实质上也在体验”数的序列”和”规律模式”。

2. 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

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音乐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可以相互促进。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团队的实践表明,融合教学可使幼儿两种智能同步提升30%以上。

3. 游戏化学习的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听、可动、可玩的音乐游戏,完全符合《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玩中学”的理念。

二、具体融合策略及活动设计

1. 节奏中的数概念(小班适用)

活动案例:“小手小脚数拍子”

  • 教师击鼓(或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动作回应
  • 慢节奏(四分音符)→大步走,数”1-2-3-4″
  • 快节奏(八分音符)→小步跑,数”1和2和3和4″
  • 加入休止符→突然停止,培养数感和专注力

专家提示: 华东师大郭力平教授建议,小班宜从”身体感知数”开始,建立数与动作的联结。

2. 音乐图形谱中的模式认知(中班适用)

创新玩法:“看得见的音乐”

  • 用不同图形代表音符:○(圆形)= 拍手,△(三角)= 跺脚
  • 排列组合成ABAB、AABB等模式
  • 幼儿先”读图演奏”,再创造自己的图形乐谱

案例分享: 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宋克园长团队开发的”图形音乐卡”已获国家专利,使抽象节奏可视化。

3. 音高与数量的对应(大班适用)

进阶活动:“音阶数学跳”

  • 将do re mi fa sol la si对应数字1-7
  • 地面贴数字垫,听到哪个音就跳到对应数字
  • 延伸游戏:教师弹”3+2″,幼儿跳到”5″

研究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实验显示,这种教学法可使大班幼儿数运算能力提高40%。

三、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建议

  1. 音乐数学角:提供音阶积木(不同高度代表不同音高)、节奏珠串(按规律穿珠)、图形乐谱磁贴板等。
  2. 户外音乐数学区:设置”数字地雷阵”(踩数字按节奏前进)、”分数跳房子”(每格代表不同时值音符)等。
  3. 数字化工具:推荐使用”音乐小精灵”APP(中央音乐学院研发),可将幼儿创作的节奏自动转化为可视化数学模型。

四、教学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结构化:南京鼓楼幼儿园崔利玲园长强调,要保持游戏的开放性,比如允许幼儿用不同方式表现”四分音符”,可以是拍手,也可以是眨眼。
  2. 关注个体差异:对于音乐或数学敏感的幼儿提供延伸挑战(如创作复杂节奏型),对发展较慢的幼儿简化活动(如只体验强弱对比)。
  3. 多元评价方式:可采用”音乐数学日记”记录幼儿表现,或让幼儿用乐器”演奏”自己的解题过程。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马拉古齐曾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而音乐与数学正是其中最迷人的两种。期待各位老师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多精彩的音乐数学游戏!如果想深入了解某个具体年龄段的活动设计,我们可以继续展开讨论。

小互动: 大家在实践中尝试过哪些音乐与数学结合的活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创意!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跨学科主题探究怎样将数学与音乐游戏结合起来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