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一个特别棒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园所开始重视早期阅读,但很多老师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遇到”绘本讲完孩子就跑了””区角阅读总是闹哄哄”这样的困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真正把”阅读财富”挖出来!
🌟 一、先要破解3个常见认知误区(专家观点预警!)
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团队研究发现,90%的教师会把”早期阅读=讲故事”,其实我们漏掉了更重要的”阅读思维培养”。比如:
- 误区1:只关注”读完了几本书”
(真相:重复精读比泛读更重要) - 误区2:必须保持安静阅读
(真相:亲子共读时对话质量决定效果) - 误区3:识字量=阅读能力
(真相: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指出:读图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 二、4个让阅读”活起来”的妙招(附实操案例)
- 【角色穿梭法】→把绘本变成立体剧场
北京三义里幼儿园李老师的做法特别赞:读《好饿的毛毛虫》时,把教室布置成”水果乐园”,孩子们轮流当毛毛虫,边爬边”吃”魔术贴水果,最后破茧成蝶时全班欢呼!(PS:这种具身学习效果超乎想象) - 【问题漂流瓶】→培养深度思考
上海乌南幼儿园有个超有趣的设置:每本绘本旁放个透明瓶子,孩子们可以投问题纸条。”为什么彩虹鱼要分享鳞片?””大灰狼真的不会游泳吗?”(教师每周开瓶讨论,孩子提问水平肉眼可见地提升) - 【阅读延伸站】→跨区角联动
深圳实验幼儿园的王园长分享过:读《母鸡萝丝去散步》后,建构区搭农场、美工区做狐狸尾巴、科学区研究斜坡原理…一个绘本玩出STEM课程! - 【家庭阅读银行】→家园共育新玩法
杭州西湖区某园开发的”阅读存折”超火爆:亲子共读一次存1个”阅读币”,攒够20个可以兑换”园长妈妈讲故事”特权。(数据统计使用后家庭阅读率从35%飙到89%)
🎯 三、特别提醒的3个关键年龄窗(根据脑科学数据)
• 2-3岁:重点发展”指物命名”能力(多问”这是什么”)
• 3-4岁:爆发”为什么”敏感期(抓住質問黄金期)
• 5-6岁:开启”元阅读”能力(引导孩子关注”你是怎么读懂这本书的”)
💡 最后分享个暖心瞬间:北京李跃儿芭学园有个孩子反复读《图书馆狮子》107次,最后自己创作了续集《消防站恐龙》。你看,真正的阅读财富从来不是书本本身,而是孩子们眼中被点燃的光。
老师们不妨今天回去就试试:选一本绘本,不急着翻页,先问孩子:”你发现什么小秘密了呀?”记得回来分享孩子们的惊人发现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