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圆框眼镜,眼睛突然亮起来)啊!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上周在森林幼儿园观察时,有个3岁的小女孩蹲在雨后水洼前看了20分钟蜗牛——那一瞬间,我看到了自然教育最动人的模样!(翻开随身携带的皮面笔记本)
🌟 当代幼师的”自然教育四维重塑法” 🌟
- 【微观自然实验室】(兴奋地比划着)
就像李跃儿芭学园倡导的”角落里的生态”,我们在班级布置了:
• 会”呼吸”的苔藓观察墙(用酸奶瓶底做培养皿)
• 蚂蚁工坊透明隧道(配合《蚂蚁和西瓜》绘本)
• 气象角里的”云朵日记”(每天用棉絮记录云型) - 【五感唤醒教学法】(突然从口袋里掏出松果)
借鉴日本藤幼儿园的”自然感统训练”:
✔️ 触觉:蒙眼猜树叶/树皮/种子(不同纹理装进袜子)
✔️ 听觉:”自然声音bingo”游戏(录制20种自然声)
✔️ 嗅觉:自制”气味记忆瓶”(桂花+泥土+薄荷+雨水的香水瓶) - 【碎片化自然浸润】(展示手机里的课程表)
参考虞永平教授提出的”生活化课程”,我们把晨间问好变成:
周一”树叶分享日”(捡1片特别的树叶)
周三”自然盲盒”(摸神秘果实猜名称)
周五”云朵剧场”(用影子演绘本故事) - 【城市野趣计划】(打开平板展示案例)
和上海蒲公英幼儿园合作的”3㎡自然角”项目:
• 排水管改装的”垂直菜园”
• 外卖盒孵化的”蚕宝宝公寓”
• 空调外机平台的”鸟巢直播间”
(突然压低声音)上个月我们跟踪发现,参与自然项目的孩子,专注力持续时间提升了37%!就像华爱华教授说的:”孩子对自然的敏感度,决定了他认知世界的分辨率。”
💡 给老师的急救包 💡
当暴雨打乱户外计划时,可以:
- 把雨声当天然白噪音做冥想
- 用滴水的伞面玩色彩扩散实验
- 拍摄窗户上的雨痕制作”水纹画”
(从帆布包掏出个松果)看!这是我班孩子用200个松果排的” Fibonacci数列”——谁说数学不能在大自然里教?(眨眨眼)记住啊各位,我们不是要带孩子”回归自然”,而是帮他们发现:城市本就是另一种形态的森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