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解读】教育评价改革下如何”以评促教”?3个关键策略让教学计划迭代升级!
【专业解答】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认为教育评价改革正在推动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指出:”新时代的评价不是给孩子贴标签,而是为教学提供GPS导航。”下面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团队的研究成果,分享实操性建议:
🌟 策略一:建立”评价-观察-调整”动态闭环(PDCA循环)
• 案例:上海市芷江中路幼儿园的”游戏观察二维码”系统,教师扫码上传幼儿游戏视频片段,AI自动分析《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达成度
• 关键工具:使用”幼儿发展雷达图”(可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5维度评估模型)
• 调整重点:当某领域发展率低于60%时,需在周计划中增加针对性活动
🎯 策略二:实施差异化教学支持(参考美国高宽课程评价体系)
• 对于”超前发展”幼儿:采用浙江安吉游戏模式中的”最近发展区挑战任务”
• 对于”发展迟缓”领域:借鉴日本津守真教授的”三阶段支持法”,比如:
- 语言表达薄弱→先增加绘本共读频次
- 再引入”小小播报员”角色游戏
- 最后开展”故事创编”主题活动
📊 策略三:构建成长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
• 深圳实验幼儿园的”三维评价法”值得借鉴:
- 作品分析(如建构作品照片+幼儿解说录音)
- 行为观察(采用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CLASS评估量表)
- 发展检核(使用北京市早教所的”发展阶梯表”)
• 每月召开”教学策略校准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课程调整
【特别提醒】首都师范大学于开莲教授的最新研究发现:有效的评价调整要把握”三时态”原则:
- 过去时:分析已有评价数据
- 现在时:实时记录幼儿行为
- 将来时:预设可能的发展路径
建议教师们配备”评价调整三色贴”:
🔴红色:需立即调整的教学内容
🟡黄色:需持续观察的领域
🟢绿色:保持现有教学策略
(需要具体某年龄段或某领域的评价调整方案,可以进一步交流)当前各园所都在探索的”数字画像评价系统”也是未来重要方向,如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的”小禾苗成长图谱”就很有参考价值。
【思考题】当班级30%幼儿在”社会适应”评价指标偏低时,您会优先调整哪类活动?欢迎分享您的调整思路!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