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在普惠政策背景下提升教师创新实践能力,就像给幼儿园老师插上了一对”隐形翅膀”。
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去年深圳龙华区某公办园的李园长(2023年中国幼教年会优秀案例分享人)通过”普惠政策+园本教研”组合拳,带领老师们开发出12个创新教学活动包,还获得了市级课题立项。这个过程中,普惠政策就是关键支点。
具体操作可以从四个维度突破:
- 政策资源盘活术
- 建议建立”政策-园所-教师”三级资源库
- 重点关注《”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关于教师培训的专项资金
-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提出的”政策资源转化模型”
- 创新实践孵化器
搭建”普惠政策+创新实验室”平台:
① 每学期申请2-3万元普惠专项经费用于教具研发
② 组建跨年龄班创新教研小组
③ 建立”创新点子银行”奖励机制 - 能力提升组合拳
推荐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倡导的”三阶培养法”:
• 基础层:普惠政策解读工作坊
• 进阶层:教学创新案例分析会
• 高阶层:成果转化指导沙龙 - 实践创新工具箱
分享几个落地小妙招:
✓ “政策微解读”晨会:每周一例
✓ “创新能量站”:园区转角处的灵感墙
✓ “1+1创新伙伴”计划
✓ 普惠政策创新实践月历
特别提醒:要善用”政策杠杆效应”,比如很多地区对通过普惠性幼儿园认定的园所,会配套提供教师培训专项资金,这笔钱用来支持老师们参加PBL项目式学习工作坊就特别合适。
最后送给大家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常说的一句话:”政策是死的,创新是活的,好的幼教工作者要学会在政策框架里跳出最美的舞蹈。”
需要具体操作模板或案例详析可以随时交流哦!(比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