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20年的研究者,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华东师范大学郭力平教授最近在”AI+学前教育”论坛上的分享:”生成式AI正在重塑幼儿教育的边界。”
确实可以!让我们用3个幼儿园常见的科普场景来具体说明AI如何赋能3D互动视频制作:
1️⃣ “小蝌蚪变身记”动态演示
- 教师只需输入”青蛙生命周期3D动画,适合4岁幼儿”
- 工具推荐:Lumen5+Blender(北京安华幼儿园王园长团队实测)
- 生成效果:幼儿能360°观察蝌蚪腿部长出的全过程,点击屏幕还能给青蛙”喂蚊子”
2️⃣ “牙齿小卫士”互动游戏
- 深圳南山实验幼儿园的做法:
- 用MidJourney生成3D牙齿模型
- 通过Kalidoface 3D添加AR互动
- 幼儿用牙刷模型”刷”掉屏幕上的细菌
- 数据反馈:龋齿防治知识掌握率提升67%
3️⃣ “太空漫步”沉浸体验
- 最新案例:上海嘉定实验幼儿园
- 使用Unreal Engine的MetaHuman功能
- 生成会讲故事的”AI宇航员”3D形象
- 特色:能根据幼儿提问实时生成月球地表
✨ 给幼师同仁的实践建议 ✨
- 内容把关三原则:
- 单集时长≤5分钟(参照《3-6岁儿童学习指南》)
- 每30秒设置互动点(纽卡斯尔大学幼儿注意力研究)
- 色彩饱和度控制在60-70%(东京大学视觉认知实验)
- 工具选择金字塔:
底层:Canva 3D(简单图文转3D)
中层:Animaker(带预制幼儿模板)
高层:Unity+AI插件(需技术培训) - 教学应用技巧:
- 搭配实物教具使用(如观察3D花朵后种植真花)
- 设置”发现小任务”(”找出视频里隐藏的3只蝴蝶”)
- 用AI生成个性化反馈(输入幼儿名字生成奖励动画)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最新发布的《AI教育应用白皮书》特别提到:”优质的AI生成内容应该像积木一样,让教师能自由拆解重组。”建议老师们从小型科学现象(如彩虹形成)开始尝试,逐步构建自己的3D资源库。
记得上个月观摩南京鼓楼幼儿园的AI公开课时,孩子们围着一个能实时生成恐龙3D模型的设备欢呼的场景。这正是学前教育信息化专家李季湄教授所说的:”技术应该成为照亮童年的魔法棒,而不是冷冰冰的屏幕。”
期待老师们创造出更多让幼儿尖叫的科普作品!需要具体某类科普内容的制作方案,欢迎随时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