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启蒙:如何让孩子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
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回答的是:如何在幼小心灵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它们自然生长、开花结果,而非简单”灌输”。
一、专家观点:传统文化启蒙的核心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指出:”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文化认同感的培育过程。”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也强调:”幼儿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文化浸润’而非’文化灌输’。”
二、实践策略:让孩子”玩转”传统文化
1. 五感体验法(适合3-4岁)
- 听:用传统民谣、童谣代替流行音乐作为晨间活动背景
- 看:在区角投放年画、剪纸等传统工艺品
- 触:提供不同材质的传统玩具(如陀螺、空竹)
- 尝:结合节气安排传统小吃制作活动
- 闻:端午挂艾草、中秋闻桂花
案例: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闻香识节气”活动就深受孩子喜爱。
2. 游戏浸润法(适合4-5岁)
- 传统节日主题角色区:如”小小茶馆”、”中药铺”
- 民间游戏改造:跳房子加入二十四节气元素
- 皮影戏小剧场:让孩子操作简易皮影讲故事
创新做法:南京实验幼儿园徐雯园长团队开发的”节气大富翁”游戏,将气候、农事、习俗融入棋盘游戏。
3. 项目探究法(适合5-6岁)
- 开展”一座桥的奥秘”项目,探究榫卯结构
- “汉字变形记”追踪象形文字演变
- “我家传家宝”展示活动
优秀案例:杭州市府机关幼儿园的”蚕宝宝成长记”项目,完整再现古代丝绸文化。
三、文化传承的”三大禁忌”
- 忌说教灌输:”这个必须学”的句式会适得其反
- 忌形式单一:避免仅停留在背诵古诗、穿汉服拍照
- 忌脱离生活:要与当代儿童生活经验相连接
正如幼教专家虞永平教授所说:”传统文化教育要找到与现代生活的接口。”
四、创新活动设计模板
主题:以"小小建筑师"为例
核心经验:
- 认知:了解传统建筑特点
- 技能:合作建构能力
- 情感:文化自豪感
活动链:
1. 引发:观看《故宫屋檐上的小怪兽》短片
2. 体验:用积木搭建悬山顶、歇山顶
3. 延伸:户外寻找社区中的传统建筑元素
4. 表达:设计"我心中的传统房子"
特别提示:深圳某幼儿园通过让大班孩子用纸箱制作”迷你骑楼”,成功将岭南建筑文化植入童心。
五、评估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三个观察点”
- 孩子是否会自发选择传统文化区角活动?
- 游戏中是否出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
- 日常生活中是否表现出对传统元素的敏感?
记住,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当我们把文化元素自然融入每日活动中,孩子们自然会发展出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您园所有哪些成功的传统文化教育案例?欢迎分享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