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及时!在资本洪流冲击教育行业的当下,我们幼教人确实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推了推眼镜,翻开案例记录本)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当前市场出现了三个显著的矛盾现象(伸出三根手指):
1️⃣ 资本追捧的”高端园所”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很多只是硬件堆砌
2️⃣ 家长焦虑催生早教乱象,3岁背唐诗竟成卖点
3️⃣ 教师陷入创收指标与教育初心的撕扯
(突然站起来在白板上画思维导图)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的最新调研显示,优质幼教的三个核心要素始终应该是:
✨ 有温度的师幼互动(占教育成效的43%)
✨ 符合发展规律的活动设计(占31%)
✨ 持续的专业成长(占26%)
给一线教师的实操建议(打开多媒体课件):
【守正篇】
- 建立”发展档案评估法”(拿出自己设计的模板)
记录每个孩子: - 社会性游戏中的5个关键时刻
- 项目活动中的3次问题解决
- 自由活动时的自发学习行为
- 掌握”三问备课法”(模仿和孩子对话的可爱语气):
这个活动:
“真的好玩吗?能玩多久?”
“能引发深度学习吗?”
“有10种延伸玩法吗?”
【创新篇】
- 开发”轻资产课程包”(展示手机里的案例视频):
比如用快递箱做”城市建造师”项目:
周一:收集材料(分类学习)
周三:设计蓝图(空间思维)
周五:团队施工(社会性发展) - 打造”可见的学习”(翻开某园的成长故事册):
用短视频记录: - 积木倒塌时的工程调整
- 绘画中的色彩实验
- 冲突解决的语言发展
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常说:”资本可以买来蒙特梭利教具,但买不来教师的观察智慧。”(突然放慢语速)上周我在深圳某高端园就看到,造价百万的感统教室,还不如老师带着孩子在沙池里找贝壳时的深度学习。
建议每月做一次”教育初心check”(做出双手捧心的动作):
✓ 最近令孩子眼睛发亮的活动是?
✓ 哪个瞬间感受到职业幸福感?
✓ 如果取消所有考核,我最想带孩子做什么?
记住(竖起食指):市场需要的是能创造教育价值的专业者,不是服务业的从业者。就像日本藤幼儿园创始人说的:”真正的好教育,是能让20年后的大人,仍感激童年的老师。”
(合上笔记本眨眨眼)下次我们可以聊聊:如何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转化成家长看得懂的游戏指导?这个话题最近在幼师群里讨论特别火热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