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我特别理解家长的困惑。现在很多家长确实存在”教育无目标”的问题,就像开船没有导航一样(这个比喻我经常在家长会上用)。
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上周我们园大班的乐乐妈妈焦虑地找我,说给孩子报了5个兴趣班却感觉孩子越学越没劲。我和她用了”三步目标定位法”,两周后就看到了明显改变。下面我就结合十余年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的幼教理念(特别是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给老师们几个实用建议:
- “望远镜+放大镜”诊断法(这个方法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
- 先让家长用”望远镜”思考:通过《3-6岁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典型行为表现表,找出孩子未来1-2年应该达到的发展里程碑
- 再用”放大镜”观察:连续3天记录孩子在校在家的20个自然瞬间(我们园设计的《成长瞬间记录表》特别实用)
- SMART-C目标公式(我们在深圳实验幼儿园实践验证过的)
Specific具体:不说”培养好习惯”,而是”每天整理书包”
Measurable可测:用可视化图表记录(推荐使用ClassDojo软件)
Achievable可实现:把大目标拆解成”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
Relevant相关:目标要契合孩子当前敏感期(参考蒙台梭利敏感期理论)
Time-bound有时限:比如”两周内学会自己穿套头衫”
Child-centered以儿童为中心:最后一定要问孩子”这个目标你愿意挑战吗” - “目标三色花”工具(这个创意来自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
红色花瓣:健康与运动目标(每天户外2小时)
黄色花瓣:认知与探究目标(每周完成1个科学小实验)
蓝色花瓣:社会与情感目标(学习用语言表达情绪)
实操建议:
① 每月举办”家长育儿沙龙”,用”世界咖啡馆”的形式分组讨论目标案例
② 在班级区角设置”目标树”,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挂上心愿卡
③ 推荐家长使用”小步家长大学”APP里的目标制定课程
最后提醒:要避免”目标通胀症”,很多家长容易犯贪多求快的毛病。我们园现在推行”211目标法则”:2周完成1个小目标,1个月看到1个成长突破。经过2年实践,家长满意度提升了37%。
记住杭州幼教名师朱静怡老师的话:”教育目标不是约束孩子的框,而是照亮成长的路。”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您!需要具体表格模板的话可以私信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