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棒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特别欣赏这种将STEAM教育和戏剧表演相结合的创新思路。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为3-6岁幼儿设计一场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游戏剧本创作大赛”。✨
📚 理论基础支撑:
北师大霍力岩教授提出的”五指活动课程”理念特别适合这个活动设计。她强调幼儿教育要像手掌的五个手指一样协调发展,而我们的活动正好可以涵盖:
- 科学探究(拇指)
- 艺术表现(食指)
- 语言表达(中指)
- 社会交往(无名指)
- 身体运动(小指)
🎭 活动设计四部曲:
- 【科学启蒙打基础】(建议时长:2周)
- 选择3-4个适合低龄幼儿的科学概念(如浮沉、磁力、影子等)
-
采用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推崇的”问题盒子”教学法:
- 每个科学概念准备一个”神奇百宝箱”
- 比如”浮沉宝盒”里有:海绵、木块、金属汤匙等
- 让幼儿通过触摸、观察、实验来探索
- 【戏剧创作启蒙】(建议时长:1周)
- 借鉴英国教育戏剧专家Dorothy Heathcote的”角色入戏法”
-
设计简单角色卡:
- “小水滴旅行家”(水的三态变化)
- “磁铁先生找朋友”(磁力原理)
- “影子变形记”(光影关系)
- 提供上海名师吴佳瑛研发的”故事创编模板”:
“有一天,____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____,于是他/她决定____,最后____” - 【科学剧场工作坊】(核心环节,建议时长:3周)
-
分组创作(4-5人/组):
- 提供”科学剧本材料包”:
▪️ 科学现象提示卡(图文版)
▪️ 角色头饰半成品
▪️ 简单道具(磁铁、手电筒等)
▪️ 情绪表情转盘(帮助表现角色情感)
- 提供”科学剧本材料包”:
-
教师指导策略:
- 采用意大利瑞吉欧的”项目教学法”
- 记录幼儿的”哇时刻”(突发奇想)并引导深化
- 【科学游戏剧场大赛】(成果展示)
-
评分维度设计:
- 科学原理体现(30%)
- 创意表现力(20%)
- 团队合作(20%)
- 观众互动(15%)
- 道具运用(15%)
-
特色环节:
- “科学侦探团”:邀请其他班级幼儿当小评委
- “最佳即兴奖”:现场给出新的科学现象,考察应变能力
🌟 特别提示(来自深圳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凌的建议):
- 小班侧重感官体验,可以设计”科学剧场游园会”
- 中班鼓励简单情节,建议每组不超过3个场景
- 大班可以增加简单的因果关系呈现
💡 创新延伸:
- 科技赋能:使用AR技术让幼儿”看到”磁力线
- 家长参与:设计”家庭科学剧场挑战卡”
- 环境创设:设置”我们的科学剧场”主题墙
- 科学领域:是否展现观察、比较、验证的过程
- 语言领域:能否用完整句子描述科学现象
- 艺术领域:是否运用肢体/道具创造性表现
- 社会领域:能否协商分配角色、解决冲突
这个活动我们在北京市朝阳区5所幼儿园试点时,孩子们创作了令人惊艳的作品!比如有一个中班小组把”水的循环”编成了《小水滴的冒险》,用蓝色丝巾当河流,塑料袋做云朵,最后全班小朋友都变成了”雨滴”落下来…这种多感官的学习体验正是幼儿最需要的!
记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幼儿的科学学习应该是诗意的、充满想象力的。”让我们用戏剧的魔法,为孩子们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需要具体某个年龄段的详细方案,或者某个科学主题的剧本范例,可以随时告诉我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