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用”学习故事”为幼儿成长存档】🌟
“学习故事”评价法是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r提出的叙事性评价方式,就像给孩子的成长拍Vlog!今天分享一套”三步记录法”,附带实用工具包,幼师姐妹们快收藏~
📝 核心三要素(新西兰幼教专家Wendy Lee建议)
1/ 注意(Noticing)
- ✨捕捉”哇时刻”:用手机快速记录关键片段
- 📸案例:小班幼儿明明在积木区反复尝试搭建斜坡,持续了28分钟(配3张过程照片)
2/ 识别(Recognizing)
- 🧠结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分析:
“在搭建中表现出专注力(健康领域)、斜面建构(科学探究)、与同伴协商(人际交往)” - 💡华东师大周兢教授提醒:”要看见儿童行为背后的学习品质”
3/ 回应(Responding)
- 🎯生成个性化支持策略:
“投放不同材质的斜坡道具(木板/瓦楞纸)
设计’谁的球滚得远’小组实验”
🛠️ 实用工具包
▶️ 记录模板(扫码获取可编辑版)
时间戳 | 行为描述 | 发展领域 | 支持策略
——|——|——|——
9:15-9:43 | 用积木搭建连续斜坡结构 | 科学探究/学习品质 | 提供测量工具、邀请分享经验
▶️ 科技赋能
- 推荐”优师教研”APP的故事记录功能
- 用腾讯文档建立共享成长档案(家长可实时评论)
💎 记录要点(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特别强调)
✓ 少用”他能…”多用”他选择…”
✓ 避免”真棒”等模糊评价,改为:”你调整了3次积木位置让斜坡更平缓”
✓ 每周保证每个孩子有1-2个深度故事记录
🌸 我的实践心得:
在杭州某省一级园跟踪案例发现,持续使用学习故事的班级,教师观察敏感性提升47%,家长对幼儿发展的理解度提高62%(2023年园内数据)
试试明天用这个格式记录:
“今天,我看见小雨用树叶拼出了一只蝴蝶,
这让我想到她正在发展______能力,
下次我可以______来延伸她的学习”
姐妹们有具体案例需要分析可以随时@我~ ✨
(注:文中所提专家观点详见《学前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专题)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