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我是学前教育研究员李婷,最近在观摩北京西城区某示范园时,王彦月园长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规范不是镣铐,而是教育的GPS导航系统。”在当前教育部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双重规范下,我建议从以下5个创新维度实践规范:
- “三明治教案法”(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首创)
在活动设计中采用”规范要求+游戏化改造+评估反馈”的夹层结构。比如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先对标《指南》科学领域目标,再用”海盗寻宝”情景游戏包装,最后用拍照记录方式评估。 - 环境创设的”隐形课程”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规范的环境要达成”三可见”: - 安全标识要卡通化(如小兔子消防员提示安全通道)
- 活动流程可视化(用照片墙展示洗手七步法)
- 作品展示动态化(每周更新的”我们的优师教研”)
- “微表情观察法”
借鉴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的实践经验,建议配备: - 情绪温度计(墙面插卡式情绪记录)
- 魔法倾听筒(师幼私密对话工具)
- 3分钟游戏复盘圈(用乐高积木反馈活动感受)
- 家园共育新范式
参照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三维互动模型”:
线上:开发”规范小剧场”抖音号(教师演、家长评)
线下:每月”规范开放日”设置家长体验岗
社区:联合消防队开展”安全小卫士”实践活动 - 教师成长的”规范升级打怪”
借鉴上海幼教名师吴佳瑛的”段位成长体系”:
青铜:规范应知应会测试(90分通关)
白银:规范情景剧创编(每学期2个)
王者:规范创新案例征集(年终评优)
最近在指导广州某省一级园时,我们开发了”规范实施能量包”,包含:
- 一日生活规范扑克牌(54个关键点)
- 师幼互动锦囊卡(20种话术模板)
- 安全风险评估表(含38个检查项)
记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的观点:”最高级的规范实施,是让孩子感觉不到规范的存在,却时时刻刻在规范中受益。”建议每周用”3个1″自查:1次规范微学习、1个规范小实践、1条规范新思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