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去小学化时,幼儿教师怎样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去小学化时代,幼儿教师如何玩转音乐节奏感培养?这6个妙招让小朋友嗨起来!】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教研员,我特别理解老师们在”去小学化”要求下的困惑——不教乐理知识,怎么培养音乐素养?上周在深圳实验幼儿园观摩时,李敏园长分享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音乐教育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下面结合我的实践经验,给大家支几招:

  1. “身体打击乐”游戏(3-4岁推荐)
  2. 参考奥尔夫教学法,把身体变成乐器
  3. 示例:
    👉拍手跺脚:播放《小跳蛙》时,副歌部分拍腿,间奏时跺脚
    👉创意律动:用响指模拟雨滴声,拍胸脯表现打雷
    *关键点:选择有明显节奏变化的儿童歌曲,如《Baby Shark》
  4. 生活化音乐探索(渗透一日生活)
  5. 晨间活动:用不同节奏的铃鼓声提示环节转换
  6. 过渡环节:改编童谣节奏(如把《刷牙歌》唱成RAP版)
  7. 专家观点: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强调”音乐教育应该从听觉体验入手”
  8. 多感官联动教学(特别适合5-6岁)
  9. 视觉辅助:用彩虹圈表现节拍强弱
  10. 触觉体验:通过振动鼓面感受低音震动
  11. 案例分享: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用”彩色丝巾舞”表现《野蜂飞舞》的节奏变化
  12. 绘本音乐剧创编(跨领域整合)
  13. 推荐素材:《鼠小弟音乐会》《跑跑镇》
  14. 实操步骤:
    ①共读绘本→②选取关键情节→③设计音效(人声/乐器)→④即兴表演
  15. 教研发现:这种形式能同步发展语言表达与音乐感知
  16. 自然材料乐器DIY(环保又创意)
  17. 材料清单:
    🌿矿泉水瓶装豆子→沙锤
    🌿木勺敲打奶粉罐→架子鼓
    🌿扎带绑瓶盖→响板
  18. 安全提示: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建议”所有自制教具必须经过防吞咽测试”
  19. 节奏感培养的3个黄金时段
  20. 运动后(大脑兴奋度高):玩”冻住舞”游戏
  21. 餐前等待(时间碎片):手指谣节奏接龙
  22. 离园整理(情绪平稳):用节奏型掌声告别

✨给教师的特别提醒:
避免机械化训练!日本幼教专家佐藤学提出的”小组活动三原则”同样适用:
1)每人都有表现机会
2)允许个性化反应
3)教师要以玩伴身份参与

最近在杭州观摩的一个精彩案例:教师用快递纸箱做成”节奏火车”,孩子们轮流当车头创编节奏,后面的小朋友要准确重复。这种生成式活动既满足了《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又完美规避了小学化倾向。

记得收藏这份实操指南哦!下期我们会探讨”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儿前书写能力的游戏化培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实践经验~ 🎵

(配图建议:九宫格展示文中提到的活动场景,重点突出孩子们的笑脸和创意教具)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去小学化时,幼儿教师怎样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