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教育质量提升怎样开展教学评价?——构建”三维九式”评价体系,让教学评价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曾跟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团队参与过全国42所示范园的评价体系建设项目。在教学评价这个专业命题上,我认为需要打破传统”打分式”评价的窠臼,构建具有幼教特色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 一、评价维度的创新重构(三维度模型)
- 儿童发展维度
- 采用”游戏观察评价法”(参考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的实践)
- 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建议参考上海市芷江中路幼儿园的”儿童发展可视化”项目)
- 使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进阶式评价指标
- 教师成长维度
- 教学反思日记(推荐南师大虞永平教授团队的”反思性实践”模板)
- 微格教学视频分析(借鉴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课例研究方法)
- 专业发展积分制(参考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的教师成长银行)
- 课程质量维度
- 课程审议小组每月诊断(杭州西湖区幼教教研员沈颖洁倡导的”课程三审制”)
- 环境创设动态评估(参照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的环境评估量表)
- 家园共育满意度调查(可结合香港大学李辉教授的家长参与度测评工具)
🎯 二、实施策略的九大创新(九式评价法)
- 游戏观察式:采用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团队的”游戏观察三阶法”,通过定点观察、追踪观察、参与观察收集幼儿真实表现。
- 作品分析式:学习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记录法,建立幼儿”百种语言”作品档案。
- 成长故事式:运用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价法,撰写有温度的观察记录。(推荐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Margaret Carr教授研究)
- 协同教研式:开展”同课异构+课例研修”,建议参考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3+2″教研模式。
- 数据驾驶舱:建立教学评价可视化系统(可借鉴浙江省幼儿园质量监测平台)。
- 家长参与式:设计”家长观察员日”,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家园共评制度。
- 幼小衔接式:开发”入学准备评估包”,参照香港耀中幼教学院的连续性评价工具。
- 园本特色式:如南京太平巷幼儿园的”田野课程评价表”,突出园本特色。
- 反思升级式:运用Kolb经验学习圈理论,建立”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循环。
💡 三、特别提醒的三个关键点
- 避免”评价焦虑”: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特别强调,要区分”评价幼儿”和”为了幼儿的评价”。
- 数据三角验证:建议采用幼儿行为观察+教师访谈+作品分析的多元验证法。
- 评价结果运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指出,应将评价结果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 最新实践案例:
广州东方红幼儿园正在实施的”彩虹评价体系”,将幼儿发展指标分解为7种颜色,教师通过手机APP实时记录,系统自动生成成长雷达图,这种”互联网+评价”模式值得关注。
建议每所幼儿园建立自己的”评价工具箱”,既要有统一的基准性评价,又要保留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记住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过的话:”好的教学评价应该像春雨,既滋润幼苗成长,又不会折伤嫩枝。”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