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信息处理】幼师必看!让3-6岁孩子像”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7个妙招🔍
作为深耕STEM教育10年的幼教人(曾参与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项目式学习”课题),我发现信息处理能力才是未来核心素养!今天就用“情境-探究-迁移”三阶法带老师们玩转STEM,文末还附【中科院心理所施建农团队】推荐的测评工具👇
💡 为什么STEM是培养信息处理的黄金载体?
- 真实问题驱动(如:”怎样让纸船多装硬币”)
- 多感官输入(视觉观察→触觉操作→语言表达)
- 证据意识养成(中国教科院刘占兰教授特别强调的”记录习惯”)
🚀 实操策略包(小班→大班递进式)
▌低阶·信息采集(3-4岁)
• 【彩虹试管实验】用红黄蓝水调配新颜色,学习分类记录(建议使用”儿童科学记录本”,参考南师大张俊教授的观察表设计)
• 【声音侦探】蒙眼猜发声物品,培养听觉信息筛选能力
▌中阶·信息分析(4-5岁)
✓ 编程启蒙:用”指令贴纸”玩人形机器人游戏(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STEM课程经典案例)
✓ 数据可视化:用乐高积木统计天气,直观理解数量关系
▌高阶·信息应用(5-6岁)
▶ 开展”恐龙博物馆”PBL项目:
① 信息搜集:观看BBC《安迪的恐龙冒险》精选片段
② 信息甄别:区分绘本《恐龙真相》中的事实与想象
③ 信息呈现:小组合作制作”会动的恐龙”(推荐ScratchJr简单编程)
📊 测评工具推荐
• 《幼儿信息素养观察量表》(华东师大周兢团队开发)
• 新加坡教育部推出的”儿童计算思维档案袋”
🎯 关键点:STEM活动中要刻意加入”信息缺口”(如故意给不全材料),逼孩子主动寻求信息——这正是哈佛大学”零点计划”强调的元认知策略!
📚 延伸资源
• 书籍:《幼儿STEM教育这样做》(福建幼教名师吴荔红著)
• 教具:”科学队长”儿童显微镜(带AR识别功能)
💬 互动:你们班最成功的STEM活动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晒图交流~ #幼教干货 #STEM启蒙
(注:本文部分案例参考了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的《幼儿园STEM课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