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助教+探究式教学】幼师必备的5个智能玩法(附实操案例)
作为深耕学前教育的教研专家,结合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儿童主动学习”理论,我来分享如何让虚拟助教成为探究式教学的”神助攻”——
🔍 一、虚拟助教的3大核心优势
- 24小时智能陪伴
如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团队研发的”AI探索熊”,能通过语音交互持续激发幼儿提问热情(例:”小熊,为什么蜗牛要背房子呀?”触发科学探究) - 多模态情境构建
- AR技术还原蚂蚁洞穴(参考深圳实验幼儿园的”虚拟自然角”项目)
- VR模拟天气变化过程,幼儿可”伸手触碰云朵”
- 个性化数据跟踪
自动记录每个孩子的提问频次、探究深度,生成《幼儿好奇心发展雷达图》(广州幼师陈老师的实践案例)
🚀 二、4步教学实施法(附课例)
▶ 阶段1:智能启疑
- 玩法:用虚拟助教播放”会说话的绘本”(如咿啦看书APP)
- 案例:中班《影子变形记》中,AI突然提问:”如果恐龙站在路灯下,影子会是什么样?”引发小组实验
▶ 阶段2:虚实协同探索
- 妙招:设定”AI小助手”特殊身份(如:”今天机器人豆豆需要帮忙解决’彩虹糖褪色之谜'”)
- 注意:保持70%实体操作+30%虚拟互动(南师大虞永平教授建议配比)
▶ 阶段3:智能支架支持
- 当幼儿遇到瓶颈时,触发预设问答:
“需要提示的小朋友可以摸摸小助教的耳朵~” - 上海名师吴佳瑛团队开发的3级提示系统值得借鉴
▶ 阶段4:云端成长档案
- 自动生成带时间戳的探究过程视频
- 智能分析幼儿《STEAM核心素养发展图谱》
💡 三、3个避坑指南
- 技术适配原则
小班宜用语音交互型(如天猫精灵儿童版)
大班可尝试可编程机器人(如mTiny) - 情感平衡要点
北京丰台一幼提出”3个真实”: - 每天必须有真人教师深度互动
- 探究材料必须包含真实物品
- 成果必须回归真实生活场景
- 隐私保护红线
务必选择通过《学前教育数据安全认证》的产品(可查中央电教馆认证目录)
📌 行动建议:下周先尝试在科学区角投放1个虚拟助教,观察记录幼儿的10次对话,你会发现——80%的奇思妙想都来自人机互动时的灵感碰撞!
(需要具体某类虚拟助教的使用方案,欢迎留言告知年龄段和主题,我会继续细化建议~)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