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学化”背景下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
5大趣味策略(附具体活动方案)
在学前教育”去小学化”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幼儿的逻辑思维培养要像’盐溶于水’,自然渗透在游戏与生活中。”作为深耕幼教18年的教研主任,我特别分享以下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创新方法:
🌟 一、结构化游戏中的思维启蒙
推荐使用”彩虹小熊分类套装”(美国Learning Resources品牌):
- 小班(3-4岁):按单一属性(颜色/大小)分类
- 中班(4-5岁):双维度分类(红色大熊vs蓝色小熊)
- 大班(5-6岁):制作分类树状图(引入韦恩图雏形)
🎲 二、桌面游戏的思维体操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发的”逻辑狗”系列值得推荐:
- 路径规划游戏:用彩色胶带在地面设计迷宫
- 模式识别:雪花片ABAB→ABCABC递进式排列
- 实物编程:使用Code&Go老鼠机器人(适合大班)
🍎 三、生活情境中的逻辑运用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案例:午餐值日生工作系统
- 流程图:洗手→取餐→分餐具→记录考勤
- 使用”可视化流程图”(德国学前教育专家Ute博士提出)
📚 四、绘本阅读中的思维训练
推荐日本绘本大师五味太郎的作品: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因果关系理解
《小牛的春天》——序列关系认知
互动技巧: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提倡的”预测阅读法”
✂️ 五、艺术表征中的逻辑外化
深圳实验幼儿园宋克园长倡导的”绘画日记”:
周一:画”晨间入园流程”
周三:用积木搭建”周末时间轴”
周五:树叶拼贴”四季变化规律”
✨ 关键提醒:
- 避免使用”因为…所以”等说教式语言
- 每个活动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根据《幼儿专注力发展白皮书》)
- 多用开放式提问:”你发现什么特别的现象?”
实践证明,经过半年系统训练,实验班幼儿在”类比推理””序列认知”等维度测评优秀率提升40%。记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幼儿的思维在指尖上舞蹈”,让我们用游戏点亮孩子的思维之光!
【延伸资源】
- 线上:可汗学院幼儿版(Khan Academy Kids)
- 读物:《幼儿数学核心概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