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STEM教育实战指南】如何让3-6岁孩子变”环保发明家”?15年教研专家独创”五感探索法”!🌟
最近受邀参加上海国际幼教展时,与华东师大柳倩教授讨论到:”幼儿STEM教育不是制造’小工程师’,而是要培养’问题解决者'”。今天就用我们园所实践6年的”小小清洁工”项目为例,手把手教您如何开展(文末附物料清单)👇
✨【环境创设——点燃好奇心】✨
- 布置”污染侦查站”:用UV灯照出”隐形灰尘”(借鉴意大利瑞吉欧光影教学法)
- 投放”问题墙”:”为什么树叶会粘在纱窗上?”(幼儿真实问题记录)
- 设置”拆解角”:旧拖把+海绵百洁布+矿泉水瓶(培养工程思维)
🧤【五感探索四部曲】🧤
1️⃣ 触觉实验——”神秘材料盒”
• 提供羽毛/丝瓜络/气泡膜等10+种材料
• 关键提问:”哪种材料抓住头发最厉害?”(布鲁姆认知层级提问法)
2️⃣ 视觉对比——”灰尘大追捕”
• 用静电贴纸收集窗台灰尘
• 记录发现:”三角形海绵比方形吸得更多!”(哈佛Project Zero可视化思维)
3️⃣ 情景游戏——”清洁队出动”
• 角色分配:测量员(量灰尘)、发明家(画设计图)、质检员(测试效果)
• 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案例显示,这种游戏式学习效果提升40%
4️⃣ 迭代升级——”失败庆祝会”
• 用乐高积木搭建原型机
• 引导语:”你的第3版比第2版多用了什么好点子?”(成长型思维培养)
🎨【成果展示创新法】🎨
• 举办”专利发布会”:幼儿用图画+语音讲解发明
• 制作”问题解决树”:将每个发明对应的环境问题做成树状图
• 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3分钟演讲”模式
🛠️【物料清单(人均<5元)】🛠️
• 基础材料:卷纸芯、水果网套、冰棍棒
• 连接工具:儿童安全钉书机、魔术贴
• 测量工具:放大镜、便签贴纸(记录灰尘数量)
💡【专家特别提醒】💡
- 避免过度强调”成品完美”,重点关注观察-假设-验证的过程(呼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 每周设置”改造时间”,让幼儿持续优化作品(斯坦福设计思维理念)
- 记录幼儿的”闪光语录”如:”我的扫把要有猫咪舌头的功能!”
正如美国HighScope课程创始人戴维·韦卡特所说:”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只需要我们提供值得探索的真实问题。”上周刚见证中班孩子用洗衣机排水管+旧毛巾发明了”旋转擦窗器”,孩子的创造力永远超乎想象!
【课后互动】您班上最有趣的发明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晒图交流~下次我将分享如何用绘本《小威利做家务》延伸STEM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