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在普惠政策的大背景下,提升活动趣味性确实是幼儿教师面临的”甜蜜挑战”呢~(^-^)
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教研员,我想分享几个”接地气”的妙招,都是我和北京朝阳区示范园李敏园长团队反复验证过的”干货”:
🌟【环境创设的”小心机”】
- “魔法角落”打造法
借鉴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的”动态环境观”,我们可以在建构区添加会”变形”的材料。比如: - 用PVC管+布料自制”可变帐篷”
- 收集外卖保温袋做成”惊喜口袋墙”
(上周刚在某园看到孩子们围着这些创新教具玩了整整45分钟!) - “五感联动”创意站
参考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设置:
√ 嗅觉站:香草盆栽+盲闻游戏
√ 触觉箱:3D打印的肌理标本
√ 声效毯:踩踏会发声的DIY地垫
🎯【活动设计的”破圈思维”】
- “反向教学设计”(清华大学钱志亮教授推崇)
先观察孩子近期痴迷什么: - 若迷恋恐龙 → 开发”恐龙超市”角色游戏
- 若爱玩水 → 设计”管道工程师”STEM项目
- “微冒险”活动链(参考芬兰早教模式)
把常规活动升级成闯关游戏:
晨检 → “健康小侦探找线索”
点心时间 → “美食科学家实验”
(朝阳区童乐园用这招后,幼儿参与度提升72%!)
💡【低成本高互动法宝】
- “一物多玩”秘籍:
普通A4纸可以变成: - 折纸望远镜(观察游戏)
- 撕纸彩虹(艺术创作)
- 传纸球(团体游戏)
- 数字化巧融合:
使用”宝宝巴士”等APP时:
✓ 配合实物操作(如屏幕数到3就拍3次铃铛)
✓ 设计线下延伸任务(看完动画去户外找对应形状)
记得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过:”趣味不在教具多昂贵,而在教师是否点燃了孩子的探索火花。”最近我们在海淀区做的追踪调研显示,教师热情投入度每提升10%,幼儿活动专注时长就能延长8分钟呢!
建议每月做次”趣味性体检”:
- 用手机随机录3个活动片段
- 统计幼儿自发笑声次数
- 观察有多少孩子主动延长游戏时间
记住哦,最好的趣味就像氧气——无处不在却不着痕迹。期待听到您的实践反馈!(๑•̀ㅂ•́)و✧
PS:需要具体某个年龄段的活动方案模板,随时可以找我”定制”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