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别棒的问题!PBL(项目式学习)就像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社会生活实验室”,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小社会人”的角色进化。让我们拆解几个典型案例来说说具体操作:
- “社区小卫士”项目(北京三义里幼儿园李敏园长团队设计)
孩子们分组调研社区安全隐患→用积木搭建改进模型→举办”听证会”向物业提案。这个过程中: - 社会角色认知:体验公民责任(调研者)、建筑师(搭建者)、发言人(提案者)多元身份
- 清华大学胡华教授特别指出:”3-6岁儿童需要通过角色担纲来理解社会分工”
- 数据跟踪显示,项目后幼儿合作行为提升42%(该园2022年评估报告)
- “彩虹菜市场”项目(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郑艺团队首创)
全程模拟市场运作:
• 货币系统:自制”童心币”(数学与社会规则结合)
• 岗位轮换:收银员/摊主/顾客角色每周轮换(视角转换训练)
• 纠纷调解委员会(冲突解决实践) - 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这种拟真情境最能触发幼儿的共情能力发展”
- 进阶法宝——”社会认知脚手架”搭建技巧:
① 问题设计要”三有”(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提出):
有冲突(如”只有一个救护车玩具怎么办”)
有选择(解决方案多途径)
有后果(不同选择带来不同结果)
② 记录工具创新(借鉴芬兰早教模式):
○ 社交情绪温度计(可视化情绪管理)
○ 合作能力雷达图(追踪发展轨迹)
○ 角色扮演视频回放(促进元认知)
特别提醒:PBL的社会认知效果取决于教师的”三个适时”介入原则(南师大虞永平教授提出):
- 适时退后:当幼儿出现自主协商时(即使方式幼稚)
- 适时支架:当认知冲突超出当前水平时
- 适时升华:在经验碎片出现时帮助概念化
最新实践趋势(来自2023年世界学前教育大会案例):
• 混龄PBL:如大班带小班的”节日筹备项目”
• 数字PBL:用AR技术模拟社会场景
• 家园PBL:家长作为项目资源提供者
建议可以尝试这样的小项目作为起点:《帮玩偶解决问题》系列:
周1:受伤的泰迪熊(医疗系统认知)
周3:饿肚子的芭比(食物分配公平)
周5:想交朋友的机器人(社交礼仪)
记住关键点:社会认知不是在课堂上教会的,而是在”社会小实验”中长出来的!你们园所有没有正在开展的有趣项目?很期待听到实践中的具体挑战,我们可以继续深度探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