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攻略】让内向娃嗨起来,活泼娃静下来!幼儿园活动设计的”性格适配法则”
大家好呀~我是深耕幼教15年的Lily老师,最近在和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个性化活动设计”课题时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自带使用说明书”的参与者!今天就用最鲜活的案例,手把手教你玩转性格适配教学~
▌Part 1 先来做个趣味性格诊断!(附观察量表)
✅ 根据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幼儿参与行为四象限”,我们可以快速识别:
• 🦋蝴蝶型(外向主动):总在C位跳舞的朵朵
• 🐌蜗牛型(内向谨慎):躲在角落观察的豆豆
• 🐬海豚型(敏感情绪化):突然哭闹的轩轩
• 🦉猫头鹰型(专注独立):独自搭积木的瑞瑞
建议老师们随身携带”彩虹贴纸记录本”,用不同颜色即时记录孩子表现(北京海淀区蓝天幼儿园的王园长这套方法超好用!)
▌Part 2 超好用的”三阶参与脚手架”
1️⃣ 导入阶段:”私人订制”启动模式
• 对蝴蝶型:赋予”领操员””道具分发者”等角色(深圳南山区实验幼儿园用角色徽章效果惊艳)
• 对蜗牛型:提前10分钟带TA熟悉教具(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预备小课堂”值得借鉴)
2️⃣ 进行阶段:”隐形助推”策略
• 动静分区: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声音温度计”设计(蓝色区/红色区自主选择)
• 双通道任务:像杭州娃哈哈幼儿园那样设置”解说员””操作员”等平行角色
3️⃣ 延伸阶段:”彩虹桥”反馈体系
• 设计难度递增的”挑战卡”(借鉴英国EYFS分级系统)
• 使用”参与力存折”记录微进步(成都金苹果幼儿园的创新做法)
▌Part 3 万能活动改造模板(以绘本活动为例)
原方案:集体朗读《好饿的毛毛虫》
✨改造后:
• 视觉型:操作绒布教具
• 听觉型:担任”翻页提醒员”
• 运动型:表演毛毛虫爬行
• 沉思型:绘制”食物日记”
(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的音乐绘本教学就是这么做的!)
💡小贴士:记得设置”安全出口”哦!广州番禺区机关幼儿园在每个活动区都设有”充电小窝”,允许孩子随时暂停参与。
最后分享一个暖心案例:北京三色幼儿园的李老师通过”悄悄话信箱”,发现沉默的小雅其实是个故事大王,现在专门为她开设了”睡前故事电台”呢~
各位老师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最难忘的性格适配案例# 点赞最高的3位将获得我整理的《50个性格包容性游戏锦囊》电子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