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我最爱研究这类能真实记录幼儿成长的专业工具。让我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上海示范园所的实践经验,给大家分享几个”高段位”记录策略:
- “科学小主播”视频日志法(最推荐!)
借鉴安吉游戏中的观察记录理念,我们在科学区角设置”实验播报站”: - 用支架固定iPad让孩子自主录制讲解视频
- 重点捕捉孩子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序列词的频次
- 记录实验器材名称的正确使用率(如”滴管”VS”那个小管子”)
※ 小技巧: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建议,视频要标注”日期+实验主题+语言发展关键点” -
三维度检核表记录法(量化观察神器)
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计记录表:| 观察维度 | 达标表现示例 | 记录符号 | |------------|-----------------------------|----------| | 时序逻辑 | 能说出3个以上步骤关键词 | ★☆☆→★★★ | | 专业词汇 | 准确使用2个以上科学术语 | 🌱→🌳 | | 因果表述 | 用"因为...所以..."说明原理 | 👍+日期 |
※ 南京实验幼儿园独创的”符号优师教研”记录法超实用
- “童言”便签墙互动记录(过程性可视化)
- 准备三种颜色便利贴:
💙蓝色:幼儿原话记录(如:”我先放蓝色魔法水”)
💛黄色:教师解读批注(”能准确使用第一人称时序词”)
💚绿色:家长延伸观察(”在家玩泡泡时也说’最后要洗手'”) - 每月做成”语言发展故事集”,这个做法来自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
- AR增强现实记录术(科技赋能)
使用”萌小科”APP扫描幼儿科学记录本: - 自动生成语言复杂度分析报告
- 可视化呈现连接词使用增长率
- 智能比对《指南》典型表现
(杭州西湖区学前教育数字化项目最新成果)
专家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余珍有教授特别强调要注意捕捉幼儿的”偶发式科学语言”,建议在档案中加入”惊喜发现”栏目,记录那些超出预期的表达亮点。
实操案例:
上海乌南幼儿园大班的”火山爆发”实验档案包含:
- 第一次尝试:只说”倒进去就砰砰”
- 第三次记录:”小苏打遇到醋会产生二氧化碳”
- 教师批注:从象声词到科学概念的飞跃(2023.09→2023.11)
避坑指南:
❗避免只记录结果性描述(如”能清楚表达”)
✅要呈现进阶过程(如”从单词到复合句的突破”)
记得定期邀请家长参与档案共建哦!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的”家园科学语言联盟”做法值得借鉴~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